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隆中对》并非诸葛亮的神灵之作,而是他加工了众多人智慧的成品

诸葛亮从十七岁到二十七岁在荆州州治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居住了十年。这个时期他做了一件深刻影响当世,而巳激发起后世赞叹的大事:建安十二年他向刘备提出了《隆中对》。

《隆中对》对刘备集团的发展壮大和蜀汉政权的建立产生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于是后代不少的人便给《隆中对》涂上一层层神秘的色彩,如“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 “一言而定其机势”, “定王业于胸心,决神机于掌握”,等等,把《降中对》几乎说成是上帝降下来的福音书,把诸葛亮也几乎描述成了一个末卜先知、无所不能的神灵,而《隆中对》也就逐渐成了一个神乎其神的不易解开的谜。

要解开这个迷,要真正了解《隆中对》的酝酿及产生的经过、重要内容及意义,就得从深入了解诸葛亮在隆中的生活入手。

诸葛亮在隆中生活的十年,正是全国政治军事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

从全国看,在中原地区,吕布、袁绍、袁术,张绣等大大小小的割据者已先后失败,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孙权占据江东,“招延俊秀,聘求名士”,其势力在不断发展。韩遂、马超等人占据关中,但内部矛盾甚多,互和猜疑,势孤力弱,不能有所作为。刘璋割据益州,但是昏庸无能,内部不稳,他的统治已摇摇欲坠。

从荆州看,刺史刘表号称“八俊”之一,其实他是一个目光短浅的“坐谈客”。荆州在他的统治下, 表面上“万里肃清”,实际上政治动荡,社会经济荒残。东有孙权,北有曹操,强邻虎视,危机四伏。刘表为人“外貌孺雅,而心多疑忌”, “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当时从中原地区逃到荆州避乱的有名人物,为数不少,都没有受到刘表的重视。至于荆州集团的重要人物庞德公、庞统、司马徽等人也没右博得刘表的青睐。司马徽曾经被老气横秋的刘表轻蔑地斥为“小书生”。庞统曾经被刘表的重要官员傅巽说成是“半英雄”,讥刺嘲弄之意,溢于言表。

荆州地主集团看出刘表碌碌无为,也就采取与他不合作的态度。庞德公曾经几次谢绝了刘表的邀请。这个集团一方面加强联络,等待有利时机,与别的实力集团结合,寻求政治出路,一方面积极物色和培养新生力量,作为在政治舞台上的代表人物,力图开创新的局面。他们看中了居住在隆中的“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的青年诸葛亮。

诸葛亮家境清寒,没有显赫的门第,少年时代过着流离转徙的生活,吃够了军阀混战的苦头,身受过强宗豪族的压制,因此他的思想感情与广大民众的思想感情有许多相通之处。‘但是诸葛亮毕竞不是劳动人民,他是一个庶族地主,他‘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有着出将入相的抱负,怀着取威定霸的雄心。他要奋力登上政治舞台,“展其器能”, “建立功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诸葛亮突破重重困难,积极展开活动,并不是象他后来在《出师表》中所宣称的“苟全性命于乱世”的那种情态。

首先,诸葛亮竭尽全力来发展他同荆州地主集团的关系,并收到显著效果,可以说他后来己成了这个集团在政治舞台上的代表人物。

荆州地主集团是一个以庶族地主为主体的集团。它的头面人物是庞德公。庞德公的名气大,交游广,见识也高。他的周围团聚了不少的有才干的人。所以这个集团拥有相当强大的潜在力量。诸葛亮对庞德公是必恭必敬的,每次到庞家,“独拜床下,德公初不令止”,可见庞德公也很赏识这位青年,没有把他当外人看待。后来诸葛亮的小姊嫁给了庞德公的儿子山民,两家的关系更是不同一般了。

由于庞德公的声望高,各地名士常到他的住处来聚会―― 鹿门之会。诸葛亮在庞德公的提携下,有机会参与这些重要聚会,增长不少的见识,受到不少的启发,了解更多的实际情况。同时,各地名士对这位“有逸群之才”的青年有更进一步的认识,通过各种渠道,榆扬称说,使诸葛亮的名声逐渐传布到许多地区去。庞德公在这一方面做了锦上添花的工作。他叫诸葛亮为“卧龙”,叫庞士元为“风雏”。这些雅号,一经品定,不胫而走,于是诸葛亮的名气越来越大了。

诸葛亮和黄承彦的女儿结婚,是一件耐人寻味的事。因为黄家的姑娘虽则有些才学,但是其貌不扬,对于诸葛亮来说,还不能说是十分理想的配偶。当时的人就把这件事作为“笑乐”的话题。这门亲事最后为什么终于办妥了呢?看起来,还是政治上的考虑起了有力的促进作用。一则因为黄承彦是两南名士,在当地有相当的声望,二则因为黄承彦的妻子蔡氏和刘表的后妻是姊妹,诸葛亮做了黄家的女婿,便同刘表有了一层亲戚关系。这些因素是急于建功立业的青年诸葛亮不会不加以考虑的。在这门亲事结成以后,荆州地主集团的内部关系和诸葛亮的地位都在无形之中得到加强了。

其次,诸葛亮还同从中原地区到荆州避乱的一些年轻的知识分子结交,切磋学问,抵砺志气,成为推心置腹的朋友。通过这些朋友,获得不少的有关中原地区的宝贵资料。

孙权集团的一些著名人士通过诸葛瑾和庞统等人同诸葛亮也有了联系。吴国的元老重臣张昭就曾经在孙权面前推荐过诸葛亮。

诸葛亮在隆中“躬耕陇亩”,不可避免地要与当地民众接近,从而就能听到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愿望,在某些方面不可能完全不受他们的影响,同时,借此机会又能学得一些管理经营农业生产的知识。这些条件,对日后成为著名政治家的诸葛亮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诸葛亮在隆中认真读书,不但研究诸子百家,而且阅读同时代的人的茗作,虚心地思考别人的见解。从而丰富了自己的学识,增强了治国安邦的才能。

了解了诸葛亮在隆中的生活清况,我们就可以进一步认识到《隆中对》既不是寻章摘句,从某个定义或某些现成的结论中生硬地推论出来的东西,也不是诸葛亮隐居茅庐,冥思苦索,灵机一动,向壁虚构出来的产物。诸葛亮在分析曹操、孙权两大集团和刘表、刘璋两小集团以及漂流无依的刘备集团的力量变化方面,和在为刘备集团制定先定三分、等待时机、后图中原的策略与战略方面,都是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对当时政治军事斗争形势进行过比较深入的研究的。由此可见,《隆中对》是非常重视从实际出发,而且对客观形势变化进行调查研究的。正因为如此,《隆中对》后来才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隆中对》是诸葛亮集中同时代的人的智慧而加工出来的成品,不是他个人发挥“天才”、“先知”的创作。因为当时孙权、周瑜、庞统、法正、甘宁等人都提出过与《隆中对》大同小异的主张。这个现象是十分值得注意的。庞统和廿宁的主张与《隆中对》更为相近。庞统是诸葛亮的亲戚,二人讨论时事、交换意见是寻常的事。甘宁“本南阳人,其先客于巴郡”,后来他又“往依刘表,因居南阳,不见进用”。从他的经历来看,他对荆州益州的情况都是相当了解的。从他当时的处境来看,他与荆州地主集团不可能没有接触。况且诸葛亮提倡“以多见为智,多闻为神”,他当然不会拒绝吸取别人有理有据的好见解。诸葛亮的杰出之处正在于他能够“集众思,广忠益”, “听察采纳众下之言”。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