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姨声明:本文为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谢谢!
说起张国焘,我相信大家对他都有所了解,特别是在长征途中发生的企图分裂红军和党中央的事件,让他饱受指责。虽然最后阴谋没有得逞,也来到了延安,但最后还是从延安叛逃了投向了国民党。
关于张国焘的为人,杨尚昆有过一针见血的描述,“脸上没有表情,说起话来很慢,还哼哼哈哈,在肚子里打主意。”那么张国焘叛逃过程是怎样的一个情形呢?
1936年10月,张国焘随红军顺利到达延安后,其内心逐渐就已经有了脱离党组织的想法,但当时苦于没有适当的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利用清明节祭奠黄帝陵的机会逃跑。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为了团结全国各民族共同抗战,1937年清明节之际中共和国民党分别派代表去黄帝陵共同祭奠,这年中共方面代表是周恩来和叶剑英。
1938年清明节是4月4日,张国焘认为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4月1日张国焘向毛主席报告,要求自己代表中共方面去参加清明节的黄帝陵祭奠活动。
开始毛主席是不赞成张国焘去的,他说:“黄帝陵祭奠活动是很重要,但我们也不用过分的崇拜。为了搞好统一战线工作,我认为派个秘书就行了。”国民党方面派出的代表是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蒋鼎文。
(左起:张闻天、康生、周恩来、凯丰、王明、毛泽东、任弼时、张国焘)
但是张国焘坚持要求自己去,理由是:去年是恩来、剑英两位同志去的,今年的级别不应该低于去年,我们不能只派一个秘书前去。
毛主席最后只能答应。毛主席预感到张国焘可能有行动,他特别叮嘱张国焘的警卫员张海:“你们要保证张主席的安全,扫完墓就立即回来。”
4月4日,张国焘和蒋鼎文共同主持祭奠活动。活动结束后,张国焘跟警卫员张海说:“你们先回去吧,我要去西安办事处有点事情。”这时警卫员张海说:“毛主席不是说祭奠结束就回延安的吗?”
张国焘不搭理,刹那间他钻进了蒋鼎文的轿车。随即,车子发动,张国焘叛逃了!这一切都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一切看起来都是早有预谋的结果,警卫员张海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太离奇了。
当毛主席接到警卫员张海关于张国焘逃跑的情况汇报后,毛主席说:“张国焘一直称自己是中国的列宁,什么都想争第一。但是他只看到局部而看不到全局,只知道有今天而不知道还有明天。”
随即毛主席就此召开中央政治局委员会议,大家一致认为此次张国焘的出走是早有预谋的,而且提前已经与国民党方面取得了联系。
为了尽最大努力挽留张国焘,中央联名发出挽留电报,内容如下:
国涛同志:
我兄去后,甚以为念。当此民族危艰,我党内部尤应团结一致,为全党全民模范,方能团结全国,挽救危亡。我兄爱党爱国,当能明察及此。政府工作重要,尚望早日归来,不胜企盼。
弟:毛泽东、洛甫、康生、陈云、刘少奇
虽然中央全力挽留,但张国焘最终还是选择了脱离共产党。在多次挽留无果的情况下,1938年4月18日中共中央宣布开除张国焘的党籍。
张国焘投向国民党后,他没有自己之前料想的那样获得蒋介石的重用。蒋介石认为他既然可以叛变共产党,那么也可能会叛变国民党。1949年国民党在大陆败退后,张国焘随即逃往台湾。
张国焘的晚年在某种意义上验证了毛主席的那句话,1976年79岁的张国焘突发中风,半身瘫痪,妻子年迈也无力照顾他,张国焘只得住进了加拿大多伦多老人病院。
1979年这年的加拿大冬天异常寒冷,12月3日凌晨张国焘孤独一人冻死在老人病院,终年8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