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典故相信大家都听过,而今天我们要谈的就是秦始皇焚书的那些事儿。
一直以来,我们都将先秦典籍的亡佚归咎于秦始皇的那把大火。没错,秦始皇的确是焚书了,这一点史书中记载的也很明确。后世也多批评这一举动是文化史上的一大浩劫。但是问题来了,从《史记》中六国世家的记事来看,司马迁取材于战国诸侯国史,很多内容还是直接原文摘录的。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明确说他亲眼看到过各国的史书。
简单来说就是,秦始皇时发生了焚书事件,那生活在西汉时期的司马迁是从哪找到的战国时期的史料的呢?
也许有人会说,你笨啊,秦始皇焚书了,也许民间还偷偷留着呢,司马迁通过走访各地重新搜集的呗。那这至少就有了两种可能:1.秦始皇焚书只焚了一部分,另一部分被偷偷保存了下来;2.秦始皇焚书时本身就留有备份。
一、秦始皇焚书的真相
《史记》中关于秦始皇焚书是这样记载的:李斯建议“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后世也是根据这条记载认定,秦始皇除了医药、卜筮、种树之类的书以外,其他的书都烧掉了。这其实是错误理解。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段记载只是在说秦始皇焚书的起因,并没有记载过程和最终烧书的结果。我们仔细读这段记载就会发现,秦始皇重点烧两类书,一类是各国的史书(目的与书同文、车同轨一样);另一类就是儒家典籍(打击与秦治政理念不和的儒家思想),其他图书并不是打击的重点。
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反复交代了《诗》、《书》等儒家典籍遭遇了浩劫,对其他图书焚毁情况却没有再提。
但即使是列入重点焚烧对象的儒家书籍,也没有全部烧毁。我们仔细看这句:“非博士官所职”。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除了博士官以外,天下其他人敢藏有《诗》、《书》、百家语的,重罚。这不就是在告诉我们:就算是烧书,也是烧天下人手里的书,秦宫里还是有一套备份的。
既然连儒家的书留有备份,那各国国史是否也有备份呢?还真有!
证据有二:1.《史记》行文当中,大量采用了称呼自己母国的第一人称代词“我”,说明这是原文摘录的各国国史;2.东汉班固在写《汉书》时,也原文引用了战国国史。如:“后十世秦拔我郢”,班固称楚国为“我们楚国”,称郢都为“我们郢都”(班固是咸阳人),这都是原文摘录楚国国史的证据。
战国时的史书都是刻在竹简上的,六大战国平均都有数百年历史,即使用最简略的文字进行记载,几百年下来,累积的史书也绝对是大部头,这样的书籍别说偷偷收藏了,就是想要重新复制一份都不是个人所能完成的,更不是司马迁、班固通过收集就能摘录完整的。
所以,司马迁、班固写史书时,战国国史的来源只可能有一个,那就是汉朝官方藏有战国时期各国的史书典籍。那汉朝所藏,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这得感谢一个人。
二、谁拯救了中国的文化?
我们知道,在项羽进入关中之前,刘邦是先行攻入咸阳的。当刘邦的部下都在忙着享乐的时候,萧何却做了一件居功至伟的事。
《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道:“沛公至咸阳……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一直以来,我们对这句话并未太多留意,通常认为萧何搜集了秦王朝的律令簿册,所以刘邦才能准确知道天下各地的情况。这其实也是错误理解。
御史并不是监察百官的御史大夫,在秦朝,御史是史官,负责记录、整理和保存国家大事。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说得很明白:“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可见,御史司史官之职。比如汉朝的丞相张苍就曾经是秦朝的御史。
显然,萧何不仅收集了律令簿册,还将秦朝中央图书馆里的藏书也收集起来,这里头就有各国国史及儒家典籍,这些书后来也成为了汉朝的中央藏书。正因为萧何的这一行为,司马迁、班固写史书时才能得到第一手的资料。
那既然秦始皇焚书时留有备份,并且备份被汉朝保存了下来,为什么关于战国时期的历史还是有很多记载不详呢?甚至关于末代秦王子婴的身份都搞不清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别忘了另外一个人—项羽。
上面已经说到,秦代的书籍都是刻在竹简上的,不仅笨重,而且庞大。刘邦从进入咸阳到被迫退出,不过月余,在这么短时间内,萧何想要将秦宫藏书全部运走是不可能的。
所以,除了萧何保存的那部分珍贵的典籍外,余下的大部分都被仇视秦朝的项羽给烧掉了。《项羽本纪》记载的很明确:“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综上我们可以知道,秦始皇焚书是有针对性的,并不是除医药、卜筮、种树之类的书外全部焚毁。同时,被焚的书在秦宫中都存有备份,而这些备份又因为萧何得以部分保存,避免了文化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