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就是王守仁,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王阳明十二岁,阳明就塾师,性格豪迈不拘,曾言:“读书为学圣贤”。十三岁母丧。十八岁谒理学家娄谅(号一斋),听讲朱子格物之学,后连格竹七昼夜无所获,遂转而学辞章之学。二十二岁应会试名落孙山,至二十八岁才举进士。
在此期间,阳明广阅书籍,读兵法,也研究道教养生之学,面对为考试而读书的处境,遂有遗世入山之意,然转念一想,人本是父母所生,大道是不能离开社会人群的,遂重回儒家。三十四岁讲身心之学,开始招收门人。
三十五岁,因见朝廷为宦者刘瑾把持,明武宗沉迷於享乐,故上疏直言,而下诏狱,谪贵州龙场驿驿丞。
三十七岁,赴谪至贵州龙场。悟得格物致知的道理。这乃是阳明心学的开端,从此他与朱学分了家,而走向了主观论。
三十八岁,主讲於贵阳书院。开始提出了知行合一之说。
三十九岁,升卢陵县知县。
四十三岁,揭出存天理,去人欲之标语。
四十七岁,刻古文大学,及朱子晚年定论。修建濂溪书院。同年,门人薛侃刻传习录。
四十八岁,阳明奉旨平宁王宸濠之乱,受宦官挑拨,被诬谋反。
五十岁,在江西南昌始揭致良知三字。从这时起,阳明哲学思想完全成熟,而且定型。此成熟的思想比以前更为简约。
五十三岁,门人南大吉续刻传习录。
五十六岁,邹守益刻文录。
五十七岁,扶病剿乱,病死归途,卒於南安。
有人说:中国历史上立德、立功、立言最为杰出的只有两个半人!
这两个半人分别是:孔子和王阳明,加上曾国藩(半个)。
也有人说:中国只有两个人可以称为圣人!
这两个人分别是:孔子、王阳明。
还有人说:中国历史之中,文人用兵当以三人为最!
这三人分别是:一是诸葛亮,一是王阳明、一是毛泽东
明史曾说:“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
也就是说:明朝以前,既是文人、又善于用兵的,没有超过王明阳的。
也有人说:日本能迅速窜升与欧美列强分庭抗礼,这一切都归功于明治维新的成功。但是明治维新能够成功,究其原因根本不是因为日帝明治的政治手腕有多少过人之处,也不是因为德川家族无能,而完全是因为日本人充分效法了王阳明,在日本,阳明学一度被奉为“显学”,对其革新运动起过重大的推动作用,以至成为明治维新的最重要精神武器。
而日本维新派中有一个大名鼎鼎,打败过大清的北洋舰队、击败过俄国海军,创造过近代史上东方黄种人打败西方白种人的先例,在世界上享有“东方纳尔逊”之誉,与陆军的乃木希典并称日本军国主义的“军神”的常胜将军。
他就是东乡平八郎。王阳明的铁杆粉丝!
这位号称军神的大将,却总把一方印章佩在身边,上面刻着七个字:“一生低首拜阳明”。
中国明朝的一名文官,让东乡平八郎佩服的五体投地!
日本维新派人物,无不把王阳明顶礼膜拜。
明代有很多厉害人物,例如:于谦,张居正,郑和等。但按历史影响力来看,王阳明排第一无可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