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1938卫立煌为何突然访问延安?毛主席为何高规格接待?

卫立煌是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虽为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之一,但却是蒋介石的“嫡系中的杂牌”。抗战时期,美国名将、“中国通”史迪威曾称卫立煌是“百战百胜的将军”。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陕西、山西均属第二战区,中共领导的第十八集团军即八路军也归阎、卫节制。卫立煌来到山西的半年多时间里,亲目所睹、亲耳所闻了八路军对日军作战的勇敢顽强。

1938年,日军在打通同蒲路后,就把汾河上面的桥梁全部炸毁,卫立煌再想从吕梁地区向东南突围,已是万分困难。参谋处拟订了几种转移到晋南中条山区的行军方案。其中有一种方案是取道延安,参谋长兼第九军军长郭寄峤也认为可行,然而,卫立煌却直摇头。

其实卫立煌也知道转道陕北是一条最为安全稳当的路线,但路过陕北,必然要跟中共高层人士接触,他深怕引起蒋介石的猜疑,因而顾虑重重。

他又想到,他跟共产党拼死拼活打了整整10年内战,双手沾满了共产党人的鲜血,现在要通过陕北共区……想到这些,卫立煌更加拿不定主意。

此时,卫立煌的秘书、中共秘密党员赵荣声建议:“还是走陕北这条路好,这正是一个参观延安的好机会。”

卫立煌道:“我也想去看看,可是现在仗打得这么紧张,哪有时间去参观?”

见卫立煌有些动心,赵荣声乘机劝道:“不需要很多时间,走马观花,在延安参观一两天就行了。和毛先生见见面,听听他的意见。如果错过这个机会,下次再想到延安可就不容易了。”

卫立煌叫赵荣声把延安出版的最近几期《解放》周刊和《群众》周刊找出来翻翻,并给他准备到延安时的演说稿子。

赵荣声兴奋地说:“总司令决定去延安了?”

“去不去延安现在还没有最后决定,你先这么准备吧。”卫立煌仍是举棋不定。

一个意外的机会却不期而至。这时,蒋介石打电报给卫立煌,通知他迅速赶到洛阳参加高级军事会议。

有了蒋介石的急电,为如期到达洛阳,取道陕北这条捷径,也就自然成为合法的理由了。于是,卫立煌兴奋地对随从人员说:“我们可以取道延安了,我要会会毛润之先生,向他取取经,看看他用什么方法指挥八路军打得那样好。”

得知卫立煌将途经延安的消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都极为重视,特意组成专门的接待班子。毕竟卫立煌是第一个到延安的国民党战区长官一级的将领。

当时,在延安的一些曾深受卫立煌之害的鄂豫皖的老同志对此表示很不理解。毛主席苦口婆心解释了好一阵。并说此人官气很重,生活很考究,应注意礼节和照顾好他的生活,使他感到我党的诚意。”并交待有关的工作人员,一起开会,好好研究接待卫立煌一行的具体事项。

经研究决定:关于住的问题,让卫住延安城里最好的房子———天主教堂。这个教堂是外国人建造的,位于延安城十字街口东北面,砖瓦结构,内有地板,设备考究。关于吃的问题,届时将延安最好的饭馆———机关合作社的厨师临时调到中央组织部招待所,以便服务人员能将热菜热饭及时送到教堂里的餐桌上。同时,组织延安各大机关的干部、学校的学生,组成欢迎队伍,在延安城外列队迎接卫一行。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