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一句名言:成由俭,败由奢。
农耕民族,因为一年有四季,偶然还会有水旱蝗灾,节俭不但可以越冬,而且可以保证在灾难来临时,有抵御灾难的能力,这本无可厚非,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但是,这种“俭”只是一种持家的原则,而不是治国的理念。我们知道,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是万万不能“俭”的,在不该省钱的地方省钱,必然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灾难。
道光皇帝,就是这样一个人。
(图)道光皇帝, 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
嘉庆帝驾崩后,道光帝即位。此时的大清王朝,已经在诸列强面前显示其落后、孱弱的一面。在治国理政方面,他盲目推崇“节俭”之风,甚至连军费开支都大大缩减。造成举国上下一片积贫积弱的景象。朝野上下表示出了严重的不满:乾隆皇帝时,东伐西征,兵强马壮,耗费银两无数,相反还是太平盛世。而如今崇尚节俭,老百姓却越过越苦,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更可笑的是,道光帝到了国家生死关头时还想着“节俭”二字。当时林则徐奉命查禁英国商人的鸦片,英商允诺,他们的鸦片也是从批发商处抵购的,因此,只要清政府以茶叶来抵扣这些鸦片。让他们对自己的批发商有个交代,他们就立刻回国,并保证不再往中国销售鸦片。且不论这些商人是否在扯谎,但至少清政府只要马上拿出足够的茶叶,并把这些商人驱逐出境,至少为“鸦片战争”的爆发争取到控制局势的主动权。
面对这个消息,林则徐满心欢喜以为道光帝会答应,结果道光帝看到奏折之后,心头不悦,竟然不准——此时英国商人已经等得不耐烦。林则徐无可奈何,情急之下只好让地方筹措经费,迅速礼送这些商业侵略者出境。结果,等到林则徐筹措到了经费之后,英商们的求援电报早已发到了伦敦,英国议会已经决定派军舰前来。
历史地看,道光帝的节俭反映了他不自信的内心世界。到了道光一朝,清王朝虽然还是大清王朝,但世界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世界。不知名的小国葡萄牙、英吉利、法兰西接踵而至,道光帝自己也不明白这个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
但笔者认为,在殖民与被殖民的世界格局下,以及源源不断的鸦片交易,中国的白银不断外流,而且,当时的中国人还沉浸在昔日的“康乾盛世”的大梦中,他的祖父乾隆皇帝所开创的“千古伟业”,还不足五十年就快到他手上一败涂地,国库入不敷出。因此,在这样的局面下,道光帝想不节约都不行。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道光帝陷入了“越穷越俭,越俭越穷”恶性循环。他没有跳出简单的、对于自身道德的叩问,走向世界、人类与历史的高度来重新审视这个国家。而是不断在礼仪伦理上做过度的阐释。
作为一位来自于金戈铁马游牧民族的皇帝,道光帝的身上显示出了近似于晚明诸帝一般的无能与懦弱,这是非常遗憾的。历史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道光帝是从中国古代跨向近代时期的执政者,因此,他反映了中国的民族性遇到世界性、现代性时的尴尬。笔者以为,这一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图)道光通宝
二十年前,康奈尔大学教授林珍珠(jane kate leonard)曾写过一本书,叫《遥控:道光皇帝对大运河危机的治理,1824-1826》(controlling from a far: the daoguang emperor's management of the grand canal crisis, 1824-1826),里面就提到道光帝既想节约,又想办事的两难尴尬,导致大运河的漕运危机贻患后世。而清史泰斗蔡东藩先生对道光帝有更为客观的评价:“徒齐其末,未揣其本,省衣减膳之为,治家有余,治国不足。”
我收藏了一枚“道光通宝”,轻薄质朴,犹如道光帝本人的执政风格。比起“康熙通宝”与“乾隆通宝”的厚重来说,“道光通宝”确实逊色一筹。据野史记载,道光帝为了贯彻其“俭风”,甚至要求铸币局要减少用铜量,结果导致“道光通宝”成为了清史上最轻薄的钱币之一。无怪乎历史学家孟森先生曾以“庸暗”来评价道光帝执政时的中国,窃以为,此两字虽不中听,但却贴切。
特邀作者 丨 韩晗
(「历史堂品」官方 lishi8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