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老师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位北宋的名相:赵普。
赵普出身比较低,祖上也当过一些小官。但他处的那个时代叫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最乱的一个时代,所以教育就没有抓紧。读书马马虎虎,长大后给一个节度使当从事,相当于文秘之类的小科员。后来因为跟对了人:赵匡胤。赵匡胤黄袍加身,他也当上了宰相。
再介绍赵普的对手:卢多逊。这个人就很牛啦,名门之后,进士出身,走的是堂堂正正的科班路子。而且文化水平非常高。
这两人在一起,就是蓝翔技校生跟北大毕业生的区别。所以,卢多逊经常利用文化上的优势碾压赵普。
有一年,太祖赵匡胤聊起了自己的年号:乾德。他认为这个年号特别好。《易经》里讲:元、亨、利、贞被称为乾之"四德"。所以特别吉利。赵普就在旁边。领导说好,当属下当然跟着说好啊。
结果卢多逊在旁边来了一句:这是伪蜀用过的年号。
在北宋初年,天下割据,四川那边有个王朝叫蜀,史称后蜀。后来被北宋灭了。
赵匡胤上火了,我天朝竟然跟亡国之朝的年号一样。这还了得。赵匡胤当下气得拿着毛笔在赵普脸上乱划。
当然,这个故事还有一个版本,讲赵匡胤在乾德三年时,检查灭后蜀时的战利品,发现后蜀的一面铜镜上刻着乾德四年的字样。当时不流行穿越,所以知道不对劲,再一查,才知道后蜀用的也是这个年号。
其实不但后蜀用过,吴越王钱俶也用过。而年号嘛这种国家大事,宰相赵普当然要把关的。所以赵匡胤有一个感叹,认为宰相要用读书人。言下之意,赵普不靠谱,不是读书人。
其实也不能怪赵普,主要是当时太乱了。五代十国,皇帝换来换去,年号就更多了,谁能记得清谁的年号是谁啊?而且卢多逊能够在这场年号考试中胜出,也是作了弊的。
卢多逊借着自己掌管国家图书馆的便利,天天打听赵匡胤看什么书,然后自己找到书加夜班猛看。第二天赵普表现普普通通时,卢多逊就一点也不逊色了。
本来就是学霸,还作弊,这是不给学渣赵普留活路了。而且这个卢多逊很不爽赵普,看赵普技校出来的,竟然比他正规大学生职位还高。所以经常使阴招,一跟赵匡胤聊天,就说赵普坏话。
那成功将赵普搞下去了吗?
没有!赵普不好搞啊,人家可是赵匡胤的亲信。创业团队核心成员。
话说当年赵普当过一段小科员之后还下岗了,在家乡当民办教师,赵匡胤那时还不是皇帝,带兵打仗路过赵普家,听说有赵普这么一号人,就登门拜访。这有点像刘备三顾茅庐,区别是赵匡胤去了一回就跟赵普勾搭上了。
赵匡胤当时觉得赵普相当厉害,嘴活特别好。就收编了当秘书。这个赵普也确实有能力。著名的陈桥兵变,幕后策划者之一就是赵普。
而另一出历史大剧:杯酒释兵权,其实也是赵普策划的。大家以为赵匡胤一顿酒就把武将们给喝跪了。那这么简单,就是喝陈年茅台也不行啊。
做到这一步,赵普是做了铺垫的。
赵普给出推倒武将三步曲:“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稍收权力,不要太过急,以免武将反应过激,然后把钱卡死,没有钱,武将就啥事也干不成,最后再收其精兵。有了这三步。才能让武将们交枪就交枪。
此外,赵普还搞了一个企划案,很有名,叫雪夜定策。赵匡胤刚当皇帝时,一个下雪的夜晚到赵普家喝酒,聊了聊怎么一标清台的事情。当时中国还有很多割据王朝。东南西北都有。赵匡胤是想先收拾在太原的北汉,但赵普认为,北汉有契丹人帮忙,攻下北汉,反而要面对契丹,不如留着北汉,先把南方的后蜀啊,南唐啊这些收拾了再专门对付北汉。
这就是北宋统一的国策:先南后北,先易后难。
所以说,赵普在北宋办了很大事,这种大臣岂是卢多逊光靠一张嘴就弄得倒的?但赵普还是倒台了。
不是卢多逊搞倒的,是赵普自己把自己搞倒的。
赵普同志犯了很多权臣的错误,就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一有权力之后,就不把领导放眼里,比如上朝时,就堵在路上,让大臣把今天的文件交出来检查一下,看有没有妄议朝政的。又比如还搞起了贪污来。
有一天,赵匡胤去赵普家玩,发现赵普家里放着几个坛子。一问,赵普说是吴越王钱俶送来的海产品。赵匡胤很感兴趣,这个吴越王也是割据王朝啦,是赵匡胤要吞并的对象,估计是怕吃掉,所以送礼过来。赵匡胤就说打开了看看,里面是不是超值钱的青岛大虾,打开一看,是金子。
赵普很不好意思,说不知道是金子呢。赵匡胤说没事,你收着吧。
赵普比较贪财,而且贪得很巧,他的家看上去很破旧,跟安居房似的,但一进去,装修得十分富丽堂皇,全是古董家具。立马就是豪宅气象。
当然,这些赵匡胤都知道,他也知道赵普甚至偷他宫中的木材给自己修房子。到了后来,赵匡胤就把赵普的宰相给罢掉了。
赵普一下去,卢多逊就上来了。这个卢多逊也是有点能力的,比如他去南唐出差,忽悠得南唐把南方军事图、户口图什么的都送给了他。卢多逊拿着这份价值连城的军事情报回国,告诉赵匡胤,南唐完全不成了,我们可以动手吞了他。
一上一下,北大生终于战胜了技校生,本来是正常调动,但卢多逊这个人气量比较小,对赵普有点穷追猛打,老是欺负赵普的亲戚。有一回,赵普的儿子潭州州长赵承宗娶了宋太宗的亲外甥女。那时,宋太祖赵匡胤去世了,新皇帝是他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于是,赵承宗就回京结婚,结果蜜月都没度完,卢多逊就把赵承宗赶走回了潭州(今长沙一带)。
这就过份了。赵普知道了,政治上没有退路一说。自己不斗不成!
所以,赵普抖搂精神,以在野干部的身份挑战执政干部卢多逊。怎么挑战呢?
首先要补充知识啊。
当年,卢多逊老拿他的知识短板说事,赵普就补了课,下了班回家就看书。什么书呢?《论语》二十篇。里面都是孔子老师说的话。
这个学习有没有效果呢?效果是有的。反正赵普说自己就是靠这半部论语治天下。包括摆平卢多逊。
赵普后来搞了一个“金匮之盟”,这个事情很复杂。简单来说,赵光义接的是他哥哥的班,这于情于理不合,因为赵匡胤有成年儿子。
所以,赵普就搞出一个“金匮之盟”,表示赵匡胤当年许诺以后皇位传给赵光义。这等于解决了赵光义继位合法性的问题。
赵光义一高兴,还是觉得赵普能干,又把赵普提拔上来当宰相。
但是,这种事情是孔子老师教的吗?孔子老师不是教我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要讲诚信啊,怎么可以编故事骗天下人?
不管怎么说,赵普上演了技校生逆袭。这时候,就轮到北大生卢多逊倒霉了。其实赵普比较厚道,跟卢多逊打了招呼,说你自个辞职吧。还能保留你的高干待遇。可权力是春药,一吃根本停不下来。卢多逊死活不肯打离职报告。
赵普只好下手了,编了一个故事,说卢多逊跟赵光义的弟弟赵廷美勾搭阴谋做乱。这一下,当然是触动了领导赵光义最敏感的神经。
你想学你哥弄倒你哥然后自己当一哥?
卢多逊马上被罢官流放崖州。
幸亏是宋朝,不杀大臣,要放其他朝,什么明朝、清朝,早就可以死一百回了。
不知道这个计策是不是也是《论语》教赵普的。如果是,可能世界上还有一本《黑论语》,跟我们看的不同。
至此,技校生赵普再次战胜北大生卢多逊,再一次论证学历不是能力,知识不一定是力量的规律。
亲们,你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