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斩将夺旗历史上的第一人:南朝陈国大将萧摩诃

★18岁初阵,“单骑出战,军中莫有当者。”

★摩诃独骑大呼,直冲齐军,齐军披靡。

★摩诃饮讫,驰马冲齐军,胡挺身出阵前十馀步,彀弓未发,摩诃遥掷铣鋧,正中其额,应手而仆。齐军“大力”十馀人出战,摩诃又斩之,于是齐军退走。

★与齐人大战,摩诃率七骑先入,手夺齐军大旗,齐众大溃。

★时忻有精骑数千,摩诃领十二骑深入周军,纵横奋击,斩获甚众。

对萧摩诃的兴趣首先来自史书这几段令人难忘的剽悍之极的描写。古代战争中,对勇将的最高要求就是能万军中斩将夺旗,即所谓“万人敌”,两晋南北朝时对勇将的最高评价就是“时之关张也”,萧摩诃是其中最厉害也是最被人忽视的一个。

萧摩诃,字元胤,兰陵人。兰陵萧氏,原居今山东峄县(枣庄附近),西晋末年北方士族为避战乱大举南迁,山东兰陵萧氏也渡江徙居至江苏常州附近兰陵郡,即南兰陵。萧摩诃应算半个江苏人。他的名字“摩诃”自佛经,梵语,意思是“大”。南北朝时不少人的名字与佛教有关,比如崔目连、王僧辩、杜僧明、 张僧繇等。

兰陵萧氏是著名大族,萧摩诃的祖父、父亲都在梁朝做过官,摩诃幼年丧父,被姑父蔡路养收养在南康,“稍长,果毅有勇力”。

卿骁勇有名,千闻不如一见

18岁时的一次战役使萧摩诃初战成名。

梁大宝元年(550年)正月,侯景之乱震惊天下,陈霸先(陈高祖)起兵赴援京师北讨侯景。兵至大庾岭,反对讨侯的原定州刺史萧勃指派蔡路养率二万人马拒之,摩诃时年18岁(一说13岁),“单骑出战,军中莫有当者。”激战中,陈军主将杜僧明受伤落马,陈霸先亲自救了他并将自己的马让给他。史载“胆气过人”的杜僧明上马复战,土豪出身的蔡路养遂大败,脱身逃走。

溃败中,萧摩诃被陈霸先麾下名将侯安都收留,侯安都很欣赏这员小将的勇力,一直厚待他,从此摩诃就死心塌地跟着侯安都南征北讨。

梁太平元年(556年)三月,北齐出兵10万攻梁。六月,北齐军潜至南京紫金山东北,梁主力军佛晓出幕府山迎战,侯安都率部袭击北齐军后路。战前,侯安都对萧摩诃来了句:“卿骁勇有名,千闻不如一见。”萧摩诃回答:“今日令公见矣。”激战中侯安都坠马,被北齐军包围,萧摩诃单骑大呼,直冲北齐军,所向披靡,侯安都也因此幸免。在梁军的猛烈攻势下,北齐军大败,死伤不计其数。

陈霸先建国后,萧摩诃积累战功升为巴山太守,开始步入他戎马一生的最辉煌时期。

阵斩敌军精锐部队

陈太建五年,萧摩诃随都督吴明彻渡江攻打北齐的秦郡。

北齐派遣大将尉破胡率十万军队来援,这支部队精英济济,前队有号称“苍头”、“犀角”、“大力”的八尺大汉,个个膂力绝伦,锋芒毕露。另外,军中有个西域的胡人,擅长弓箭,弦无虚发,是远近闻名丧胆的神箭手。

战前,吴明彻对萧摩诃说:“你要是能杀了这个神箭手,敌军就慌了。你有关、张之名,正好斩掉这个颜良。”萧摩诃回答:“您告诉我他的长相就行了。”吴明彻立刻喊来认识这个胡人的投降士兵,了解到胡人的打扮“胡著绛衣,桦皮装弓,两端骨弭。”

大战开始,吴明彻看到胡人在阵中,就斟了杯酒给萧摩诃壮行。萧摩诃一饮而尽,驰马冲向齐军,神箭手胡人挺身出阵十余部,还没来得及发箭,萧摩诃先动手了!

萧摩诃远远掷出了铣鋧(尺寸不长的铁制小矛),正中胡人额头,应手而倒。三国时典韦也有掷手戟杀敌的经历,看来“遥掷”短兵器是古代战场上猛将专用。

齐军大惊,号称“大力”的十余人越众出战,又被萧摩诃斩掉,于是齐军大败而逃。

中国古代历史上,冲阵斩将的名将很多,名气最大的是两羽:关羽、项羽。但比之其他名将,萧摩诃更擅长单骑斩将夺旗,只是名气太小后世不熟悉罢了。

陈太建九年(577年)十月,陈宜帝陈顼命令吴明彻率军继续北伐,到了吕梁(今江苏徐州东南),“萧摩诃率7骑先入,手夺北齐军大旗,北齐军大溃。”萧摩诃因功被授予持节、武毅将军、谯州刺史。

国亡被擒

太建十三年(581年)二月,杨坚废周立隋,是为隋文帝。雄才大略的隋文帝杨坚欲吞并江南,命贺若弼、韩擒虎镇江北广陵和庐江,预作灭陈准备。陈宣帝即委任骠骑大将军萧摩诃等御隋。隋军水陆并进,逼近长江。

当时陈朝最后一个皇帝陈叔宝,外信任佞臣江总、孔范,内沉迷张、孔二美人,政治日益腐败,强大的隋军灭此朝食只是时间问题了。

589年正月,长江下游贺若弼、韩擒虎、杨广等诸路隋军突破长江防线后,对建康已形成包围。

陈叔宝素来不懂军国大事,现在到了燃眉之急,只会“易喜为忧,昼夜啼泣。”萧摩诃屡请出战,都被拒绝。但犹豫了很久,陈叔宝终于下了决心,跃然出殿道:“兵久相持,未分胜负,朕已厌烦得很,可呼萧郎出战。”可惜,这时想起“萧郎”也迟了。

摩诃听宣进宫。叔宝忙说道:“公可为我决一胜负!”摩诃答道:“出兵打仗,无非为国为身,今日出战,兼为妻子。”叔宝大喜,宣摩诃妻子入宫,先加封号,一面犒军准备决战。

再说下去就是件痛事了,摩诃前妻已殁,后娶的继室却是妙年,貌可倾城,当下艳妆入宫,拜谒叔宝。叔宝见色动心,又把那国家大事置诸度外,便令设宴相待,留住宫中。自与摩诃妻调情纵乐,作长夜欢。——亡国在目,还要淫纵,叔宝无心肝;丈夫浴血在外,老婆与人苟合,这女人也无廉耻。

萧摩诃与鲁广达,任忠,樊毅,孔范等陈朝将领,断断续续摆下了二十里阵营。隋将贺若弼驱军大进,陈将孔范率先逃跑,全军皆溃,其他部队也被牵动,这时的萧摩诃年力又衰(已是近六旬之人),比不得年少时骁勇,一时冲突不出,竟被隋将员明擒去,送至贺若弼前。

贺若弼命推出斩首,摩诃面不改色,反令若弼称奇,乃释缚不杀,留居营中。

萧摩诃遭擒,台城内风声骤紧,文武百官,一哄而散。再往后就是大家都熟悉的陈后主“胭脂井”的故事了。

建康沦陷后,后主被贺若弼置于德教殿,有兵卫看守,摩诃向贺若弼请求:“今为囚虏,命在斯须,愿得一见旧主,死无所恨。”贺若弼哀而许之。摩诃入见后主,俯伏号泣,仍于旧厨取食而进之,辞诀而出,守卫者皆不能仰视。隋文帝知道后,感叹道:“壮士也,此亦人之所难。”

摩诃之死

将军死于兵戈中才是正途,打了一辈子仗的萧摩诃终于没死在床箦上。

陈亡后,隋文帝授萧摩诃开府仪同三司。不久,随汉王杨谅至并州。隋仁寿四年(604年),萧摩诃随汉王杨谅起兵反对其兄杨广称帝。八月,萧摩诃在于清源(今山西省清徐)败于隋名将杨素,被俘后被杀,时年七十三岁。

萧摩诃既已降隋为何又反?我分析原因有二。直接原因是《隋书》记载的:(摩诃)子世略在江南作乱,摩诃当从坐。上(隋文帝)曰:“世略年未二十,亦何能为!以其名将之子,为人逼耳。”因赦摩诃。虽然赦了,但总是个疙瘩。何况杨广杀父杨坚自立,杨坚儿子杨谅固然反得有理,摩诃也不为无因;其二,萧摩诃一生功绩尽出于陈,陈朝历代皇帝均待之不薄(后主虽私通其妻,总的来说还是器重于他的),一个几乎一生尽忠于一朝的老将军,晚年身处敌国难免“郁郁思乱”,这也是人之常情。只是,说句刻薄的话——死迟了。既有今日之反,何必当初之降?

陈书点评道:“萧摩诃气冠三军,当时良将,虽无智略,亦一代匹夫之勇矣;然口讷心劲,恂恂李广之徒欤!”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