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艾灸养生的八大穴位

艾炙是一种传统式的保健方法,中医艾灸也是以穴道为基本的,是应用艾绒或别的药品在表皮的穴道上灼烧、温熨,以做到养生保健,防病的作用,下边就为大伙儿详细介绍一些养生艾灸常见的穴道。

1.灸神厥

神阙穴(肚脐眼)属任脉经.别名脐中。艾灸神阙穴,有温补气补血,健运肠胃,举陷再生之作用。

神厥多选用隔盐灸,或隔姜灸 ,午时灸为宜,多用以体质虚弱者,可强健脾养胃作用,预防传染病。

灸神阙穴还能治泄泻、便血及病后大便不通。 虚损人及病后,艾灸神阙穴,对泄泻、绕脐腹痛、脱肛、中风脱证、角弓反张、产后尿潴留、肠功能紊乱、皮肤瘙痒、荨麻疹合理好的预防功效。

2.灸气海穴

气海穴属任脉,坐落于腹部正中心线,脐下1.5寸。灸气海穴有益寿延年、保健养生的功效。 春灸气海穴,秋灸关元穴三百壮,口生体液。灸气海穴能防止治疗糖尿病、阑尾炎,能够灸20~3O壮。

艾炙气海穴可预防下腹部疼痛、大便不通、泄痢不止,尿床、频繁遗精、阳 痿、遗精,闭经、月经崩漏、清稀、子宫脱垂,中风脱证、脘腹胀痛、喘气、疝气,失眠、神经衰弱、肠炎等。

3.灸关元穴

关元穴属任脉,坐落于腹部正中心线,脐下3寸。该穴为结肠之“募穴”,足三阴经、任脉之会,一身原气之所属。别称“丹田”。 中医药学觉得,关元穴其位置为真阳所居、化生元精之处。艾灸关元能使心阳升高,浊阴降低,元阳溫暖,血液冲盈,能培肾固本培元,补气血回阳,通调冲任、行气活血化瘀。艾灸关元,能治积冷,小伙疝气,梦遗淋浊,女人瘕聚,经产清稀,诸虚百损。 艾灸关元还可改变动静脉氧货运量,有提升运用氧的功效,能提升机体偿还工作能力,避免 氧气不足加剧和减缓休克的发展趋势。艾灸关元可预防尿床、尿频尿急,隆闭、少腹胀痛,脱肛、疝气、频繁遗精,白浊、早泄,月经不调、肝郁肾虚、经痛、月经崩漏、恶露不净、不孕症,中风脱证、虚损赢瘦等。

4.灸大椎穴

大椎穴属督脉,在第7颈椎骨与第1腰椎中间,大椎穴别名百劳穴,是督脉、手足三阳经、阳维脉之会,有“诸阳之会”和“阳脉之船”之称。此穴有补虚、散风、祛寒,通阳、通阳、净心、宁神、益脑、缓解疲劳、增强抵抗力、健壮全身的功效,当代研究发现艾灸大椎穴,可提升网织红细胞的总数,提升网织红细胞的转换率和E一玫瑰花环产生率,具备提升机体体细胞免疫的功能。艾炙此穴,可用以老人项背畏寒怕冷,思虑过度造成的疲惫、头晕脑胀、头昏,电脑前或低下头过多造成的项强不适感、颈椎病,血管紧张性头痛等。

大椎穴也有显著的降烧功效,艾灸大椎穴,能预防发烧感冒、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以肺气肿、哮喘的预防。

5.灸中脘穴

中脘穴属任脉,坐落于腹部正中心线,脐上4寸。中脘穴有调胃补气血、利湿中和、降逆止呕的功效。 艾灸中脘穴后能使胃的肠蠕动提高,贲门马上对外开放,胃外缘轻微提升,空肠粘膜皱壁增深、肠驱动力提高。艾炙中级法院有益于提升肠胃作用,推动消化和提高人的抵抗能力,针对胃脘胀痛、呕吐、呢逆、吞酸、食欲不佳等有不错功效。

6.灸身柱穴

身柱穴属督脉,在项后第三腰椎与第四腰椎中间。身柱言之有理肺气虚,补亏虚,解疗毒,宁神智不清的作用。

灸身柱能清补元阳,调合血气,推动青少年儿童的发肓,当代科学研究觉得,灸身柱能够调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能够避免 神经衰弱,失眠抑郁症,头痛的发病,能够避免 疲惫,推动身体精力的修复。灸身柱对小孩的胃肠道疾病,如消化不良,吐乳,泄泻,食欲不佳等有预防功效。除此之外,对精神不振、夜哭,呼吸道的哮喘、气管炎、百日咳、发烧感冒、肺炎等都是有预防功效。《养生一言草》载:小孩每个月灸身柱、天枢,可保证没病。

7.灸三阴交穴

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坐落于小腿肚里侧,脚踝高些上3寸踝关节内边缘。三阴交是足三阴经(脾经、脾经、肝经)的交会穴,对肝、脾、肾三脏的病症有预防功效,具备健脾和胃利湿,舒肝理气益肾,调月经,主生殖的作用。

现代科学觉得灸三阴交能够预防尿频尿多,小便不畅,膀胱炎,急、慢性肾炎,睾丸炎,频繁遗精,尿床,月经不调,肝郁肾虚月经崩漏,生完孩子血晕。艾灸三阴交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失眠、神经衰弱、心悸,心脑血管层面的冠心病、高血压,消化道的脾胃虚寒、肠鸣腹胀、泄泻、消化不良、腹痛、便血、便秘等都是有预防功效。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