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世间有种补气灵药 效果不逊于参

俗话说“人活一口气”,虽然寓意颇多,但从保健养生的角度来讲,如果一个人气不足,气虚,很容易感到累,有点懒洋洋,经常气短、心慌、出虚汗。

气虚百病生,尤其是女人,一旦气虚,对身体危害更大。

中医所说的“气”,不是空气、氧气,而有特定的内涵,它是器官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的功能。

气虚血瘀是衰老的核心

冠心病、脑梗塞、脑缺血、老年性痴呆、慢阻肺都属于气虚血瘀的严重状态,也是常见的衰老和导致死亡的原因,但是在治疗时,往往只重视了活血化瘀,忽略了补气的重要性。

气虚是万病之源,它会导致支气管炎,哮喘,萎缩性胃炎,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心肌缺血,骨质疏松,记忆力减退,浑身无力,脏腑功能低下等。

因此,中老年朋友一定要重视补气。

黄芪——补气诸药之最

价格却很低

说到黄芪,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它是生活中最常接触的一种药物。

黄芪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的功能。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应用广泛,凡是中医认为是“气虚”、“气血不足”、“中气下陷”的情况,都可以用黄芪。

黄芪又称小人参,它的作用与人参相似,都是补气的。但人参是大补,作用迅猛。而黄芪相对温和,且比人参固表的作用更强,所以成为最常用的补气药。

那么黄芪应该怎么吃效果最好呢?

补气圣品黄芪

4种实用的吃法

第一种方法

干嚼法

你就把生黄芪当瓜子一样,放在嘴里嚼着吃,黄芪的味道非常好,就像是一种豆香的感觉。

第二种方法

泡茶法

黄芪片5~10克,用沸腾的开水直接冲泡,盖好泡10~20分钟,当茶饮用,若想黄芪味出得更彻底,可反复冲泡。

第三种方法

煮粥法

黄芪15克,党参10克,梗米100克,大枣30克,先将黄芪和党参一起煎水取汁,再放大枣和梗米一起熬成粥,味道可口,适合女士食用。

第四种方法

烹饪法

若平时喜欢吃烧肉、烧鸭等,可以放适量黄芪,味道更独特,还可以起到滋补作用,效果非常不错。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