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包含许多 类型,例如脂肪肝、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囊肿、酒精肝及肝癌等多种多样肝胆疾病。肝病对身体健康的伤害非常大,病人平常不但要培养优良的作息时间及饮食结构。并且应紧密配合医师的医治。肝病的治疗方式有很多,艾炙便是在其中一种。艾炙对肝病具备一定的治疗效果,它根据牵正原气、提高身体社会正能量,进而对身体可以具有疏风解表、活血化瘀散瘀等功效。
一、艾灸治疗肝病的中医学根据
中医学觉得,慢性肝炎主要是由寒湿邪毒侵入与气正损伤引发。在有关穴道艾灸穴位,能够 去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行气、调整五脏六腑作用,进而做到医治的目地。
二、艾炙选穴计划方案
1.期门穴
生产作用疫苗整理肝火
该穴坐落于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空隙,前正中心线旁开4寸。
2.肝俞穴
生产作用疫苗释放五脏六腑之气
肝俞穴坐落于背部,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上下各有一穴。
3.三阴交
生产作用疫苗生津止渴
三阴交坐落于小腿肚里侧,内踝尖直上3寸、踝关节边缘处里侧缘后才,上下腿各有一穴。
以上穴道,建议1天1次,每一次2~3个穴道,每穴灸30~40分钟,10天为1个治疗过程。
三、中医学教你怎样用艾炙自身调养肝炎
1.主穴:足三里,太冲穴,阳陵泉穴,肝俞穴.
2.慢性肝炎相互配合:脾俞穴,三阴交.
3.乙肝相互配合:脾俞穴,大椎穴,至阳,期门,中脘穴,气海穴,大椎穴.
4.黄疸相互配合:胆俞.大便糖稀相互配合关元穴,阴陵泉来灸.
5.以上穴道用柔和灸,每穴灸10分钟,隔1日1次,7次1治疗过程.阴虚火旺者少灸.
四、艾灸治疗常见问题
1.过饥,太饱,喝醉,大渴,劳累过度者不适合艾灸治疗。体质虚寒者不适合艾炙过强。
2.自发流血或损害后流血不止,皮肤感染,疤痕等位置不适合灸;眼区,项区,胸背部等慎灸。
3.餐后一小时不适合温灸,温灸后三十分钟不能用凉水洗手消毒或冼澡。
4.温灸后要喝较平时过多的温水(肯定不必喝冷水或凉水),有利于排泄系统清除身体内毒素。 5.灸后出現头昏,头晕眼花,恶心想吐,慌乱流汗,是为晕灸,应该马上终止艾灸穴位,室内通风。
6.艾绒易燃性,施完艾灸方法后,一定要将火浇灭,防止发生火灾事故。另外要防止火灰坠落烧灼皮肤。
7.孕妇,女性生理期不适合艾炙。精神病人以及他不适合中医艾灸的中重度病人也需谨慎使用艾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