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这三个穴位 让你每天都能肾气十足

大寒,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公历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即为大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大寒三侯

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

就是说大寒节气可以孵小鸡了;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孩童们可以尽情在河上溜冰。

大寒养生原则

大寒是冬季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冷的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一不小心就容易生病。那么,大寒应该怎么养生呢?

艾灸暖身又暖心

所谓“暖身先暖心,心暖则身温”。意思是说心神旺盛,气机通畅,血脉顺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温暖,方可抵御严冬酷寒的侵袭。因此在大寒时节,我们应安心养性,怡神敛气,保持心情舒畅,心境平和,使体内的气血和顺,不扰乱机体内闭藏的阳气,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此时艾灸,可以借助艾火之力以补人之虚,具有激发经气,调动恢复人体本身内在潜能,建立人体的平衡系统与大自然的系统相适应,从而达到调理疾患、驱寒补阳、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在上文说到大寒是一年当中最寒冷的时段,但同时也是一年当中最后一个节气,此后阳气便渐渐升发,因此这一时节的艾灸要以肾经为主,肝经为辅,既要进一步补益阳气,又要逐渐注意肝气的调畅,迎接春季的到来。大寒前后,可艾灸以下穴位:

01、太溪穴

此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艾灸太溪穴能清热、安神、健腰,起到滋阴益肾、壮阳强腰的作用。

02、肝俞穴

肝俞穴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艾灸肝俞,能补益肝血、舒经理气。肝脏功能正常,则能有效分解体内毒素并协助其他脏腑将毒素排泄出去。

03、中府穴

中府穴位于胸部,横平第1肋间隙,锁骨下窝外侧,前正中线旁开6寸。艾灸此穴可以起到清泻肺热、健脾补气的作用。

防寒护好五部位

01、头颈部

头颈部位接近心脏,皮肤较薄,血管较粗,均是人体散热、消耗能量最大的地方,最先受到风寒邪气的侵袭。建议冬季出门可戴帽子、戴围巾并穿立领装,不仅能挡住寒风,也能防止头颈部的血管因受寒而收缩,对预防感冒、头痛、颈椎病以及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帮助。

02、鼻子

随着天气寒冷,鼻炎高发成为很多人的困扰。此时,不妨试试“以寒制寒”,每天早上起床后和出门前都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能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环,对缓解鼻塞、打喷嚏等有帮助。

03、腰背部

腰部为“带脉”所行之所,后腰为肾脏所在。肾脏是人体先天之本,喜暖怕寒,主宰着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腰部与背部相连,后背是人体“督脉”循行之处,具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建议在天气好的时候,可经常背对太阳而晒,阳气能最快运送到全身。若是天气不好,也可在室内双手搓腰至发热,能促进腰背部血液循环,有强壮腰肾的功效。

腹部:“背为阳,腹为阴”,腹部易让寒气入侵,也就容易受凉。一旦腹部受凉,会引起胃脘不适、腹痛腹泻等,尤其是女性易出现痛经、手脚冰凉、月经不调等。可以多按摩腹部来提高人体自身的驱寒能力,或用艾艾贴艾灸腹部穴位,以驱寒、固气、通阳。

04、四肢

冬季不少人都受手脚冰凉的困扰,因此,出门最好戴着手套,在室内手觉得冷了应多搓搓手,揉按手指和手掌的穴位(如劳宫穴)有防寒、疏通经络的作用。在脚部保暖方面,应多活动,行走是足部保暖的最佳办法;艾灸脚部穴位也能有效驱寒。

为了提高大家艾灸的功效,我们特地准了中药艾条,供大家在大寒节气时艾灸,让艾灸时的热量更高、渗透力更强、灸感也更好。

在传统三年陈艾的基础上,加入山甲,当归,川穹,丹参,益母草,乳香,牛膝,红花,等二十种草药。艾条味足,功效区别于其他艾条:热量足,渗透力强,疼痛灸患处,寒症需要灸肚脐和肾俞穴。

大寒“食疗方”

01、白胡椒煲猪肚汤

作用:防胃寒、心腹冷痛

原料:白胡椒、猪肚、味精、盐、白芝麻和酱油。

做法:

1.把猪肚反复用水冲洗净;

2.把白胡椒打碎,放入猪肚内,并留少许水分;

3.把猪肚头尾用线扎紧,慢火煲1个小时以上至猪肚酥软,加盐调味即可食用。另外,汤煲好后的猪肚酥烂滑软,切条装盘,再撒上白芝麻和鲜酱油,是一道非常不错的冷盘。

温馨提示:可以用于治疗胃寒、心腹冷痛。其实,这道汤煲好以后呈现牛奶般的乳白色,具有不一般的饮食药疗效果,而且还非常美味,可以作为冬天的一道家常菜。

02、羊肉炖白萝卜

作用:防腰膝酸软、浑身乏力

原料:白萝卜、羊肉、姜、料酒、食盐适量。

做法:

1.将白萝卜、羊肉洗净切块备用;

2.锅内放入适量清水将羊肉入锅,开锅后五六分钟捞出羊肉,把水倒掉;

3.重新换水烧开后放入羊肉、姜、料酒、盐,炖至六成熟,将白萝卜入锅至熟。

温馨提示:益气补虚,温中暖下。对腰膝酸软,困倦乏力,脾胃虚寒者更为适宜。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