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凛冬已至 冬季几个食养法你知道吗

冬日阳气肃杀,夜间尤甚,古人主张“早卧迟起”。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天气越来越冷,寒冷除了容易让人感冒,还会带来许多问题。膝盖等关节受寒,会造成关节疼痛、僵硬,腹部受凉会出现腹部冷痛。因此,驱寒暖身是冬季养生的重中之重。除了添衣保暖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养生的方法来抵御寒冷,其中饮食养生是最受欢迎的方法。

那么冬季饮食有哪些注意事项?怎么补才能事半功倍?哪些食物最适合冬季吃?来看看小编盘点的食养秘方吧!

冬季饮食注意事项

在寒冷的冬天,应多吃些温热的食物,可强壮身体,同时还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御寒作用。由于食物含有的营养物质不同,因此在进行冬季补膳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多摄入蛋白质

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合称为产热营养素,因此冬天的时候我们应该适当的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摄入,以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狗肉、羊肉、牛肉、鸡肉、鹿肉、虾、鸽子、鹌鹑、海参等食物中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与脂肪,而且产热量又多,御寒的效果也很不错。

多吃可以补充蛋氨酸和无机盐的食物

蛋氨酸可通过转换提供一系列适应耐寒所必需的甲基。含蛋氨酸较多的食物有芝麻、葵花籽、酵母、乳制品、叶类的蔬菜等。怕冷有很大一部分是因食物中缺少无机盐,蔬菜的根部和茎部含有大量的无机盐,多摄取含根茎类的蔬菜,如胡萝卜、百合、山芋、藕、青菜、大白菜等,可以帮助人们抵御寒冷。

多补钙

通过补钙可以影响人体的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缩性与兴奋性,以此可以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含钙比较多的食物有牛奶、豆制品、虾皮、海带、发菜、芝麻酱等。

冬季进补有讲究

冬季进补也是有技巧的,正确的进补可以帮助人体更好的吸收营养,提高身体机能。特别是中老年人,这类人群随着年龄的增加,体质也大不如前,因此趁着冬天进补对身体很有好处。但进补也是讲究科学的,为达到合理、正确的进补,冬季进补应注意以下几点。

不宜油腻

冬季进补的关键是恢复脾胃的功能,脾胃功能良好,才能保障营养被吸收,不然冬季的进补也就白费了,所以冬季进补以易消化作为标准。

多喝汤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生理机能和各个器官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衰退。汤水既能够保持补品的原汁原味,也能保证营养成分不会丢失过多。更重要的是汤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对症下“药”

进补不等于乱补,哪里虚弱补哪里,同时也要确定如何补。如果平时表现出气短懒言、精神不振、怕冷、面色苍白等症状,则可以选用鹿茸、龙眼肉、蛤蚧等;平时喜凉怕热、口舌干燥,烦躁易怒、腰膝酸软、尿色黄赤等,可选用西洋参、蜂蜜、银耳等;身体瘦弱、疲乏无力、易出汗者,可选用人参、黄芪、白术、山药等进行进补。

冬季食养的几个第一

第一菜:白萝卜

【推荐理由】

萝卜有“小人参”的美称,在我国民间也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之说。萝卜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梨高8至10倍。萝卜不含草酸,不仅不会与食物中的钙结合,更有利于钙的吸收。

【最佳食用方法】

上半段靠近叶子的部分,味道较甜、辣味较少,而且水分最多,可以生食,以做沙拉或凉拌为佳。中间部位,辛味及甜味程度相当,用来煮、蒸、熬、炖都可以。最末端的一块,是纤维最多的地方,而且辛味极浓,适合炒或油炸。

第一杂粮:红薯

【推荐理由】

冬天吃个热乎乎的红薯,是最惬意的事情。红薯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以及钾、镁、铜、硒、钙等10多种微量元素,常吃对身体好。

【最佳食用方法】

虽然人们习惯吃烤红薯,但实际上,蒸红薯才是更健康的做法。这样不仅能减少营养的流失,还能减少因烤制而产生的有害物质。

第一果:山楂

【推荐理由】

山楂是秋冬的应季食材,同时又有保健作用,能开胃、消食、活血。山楂最突出的益处是能防治心血管疾病,因为它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对降低血压和胆固醇、软化血管有一定作用。

【最佳食用方法】

山楂生吃,有消除体内脂肪、减少脂肪吸收的功效,减肥的人不妨试试。用山楂做汤或茶喝,适合胃口不好的人群;但需要注意的是,胃不好的人,不适合吃山楂。

第一饮:红糖水

【推荐理由】

冬天强调温补,就饮品来说,红糖水是最为适宜。红糖有“东方巧克力”的美誉,其好处在于“温而补之,温而通之,温而散之”,具有化淤散寒、暖胃健脾、缓解疼痛的功效,而且富含钙、铁等人体必需的矿物质。

【最佳食用方法】

红糖水一定要煮一下。煮过的红糖水比直接用热水冲泡的更易吸收,而且更具补中益气、健脾暖胃的功效。

第一汤:冬笋竹荪汤

【推荐理由】

冬笋含有丰富的纤维素,能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消化。冬笋是一种高蛋白、低淀粉食品,对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食疗作用;竹荪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还有俗称“刮油”的作用。两者搭配煮汤,不仅味道鲜美,还能缓解进补过后的积食。

【最佳食用方法】

竹荪含有丰富的谷氨酸,所以味道鲜美,更适宜熬汤。

第一肉:羊肉

【推荐理由】

天气越来越冷,人体容易出现手足冰冷、气血循环不畅的情况。羊肉具有补肾壮阳、温补气血、开胃健脾的功效,既能抵御风寒,又可滋补身体。

【最佳食用方法】

羊肉最好还是炖着吃,因为炖制的羊肉会更加熟烂、鲜嫩,也易于消化。

第一补:枸杞

【推荐理由】

秋冬的养生原则应以益气助阳,滋阴补肾为主,而枸杞就是冬季进补的好选择。枸杞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营养成分,例如蛋白质、脂肪、糖、无机盐和多种维生素,对肝肾亏虚、腰膝酸痛、视力衰弱和糖尿病都有一定食疗效果。

【最佳食用方法】

枸杞可以和各种粥品搭配。枸杞还有一种简便的吃法,就是早晚嚼食,嚼食对枸杞中营养成分的吸收更加充分。但嚼枸杞时要注意,数量上最好减半,否则容易滋补过度。一般来说,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枸杞最佳。

第一零食:栗子

【推荐理由】

栗子有“千果之王”的美称,还是益肾宜气的“补药”,老少咸宜。栗子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各种维生素,对心脑血管都十分有益。

【最佳食用方法】

脾胃虚寒者,可用栗子、大枣、茯苓、大米煮粥喝;无论是熬汤还是炒食,应细细咀嚼,可以达到更好的补益效果。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