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不少人会发现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咽干唇焦等一系列恼人的症状,有的时候突然觉得鼻子又痒又疼的,你说这挠吧,让人看见了也不美观,可不挠吧,又实在是太难受。
这些现象就是中医所说的“秋燥”。秋燥如此凶猛,那么应该如何润燥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几个“滋阴防燥”的养生方法。
一、燥在肺:干咳无痰
解决方法:百合银耳粥
燥是无形之邪,体质属阴虚、气虚的人,容易虚热伤津。而秋季五行属“金”,与五脏“肺”对应。肺为“娇脏”,不耐寒热,很容易被秋燥所伤!
百合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银耳可养胃生津、滋阴润肺,大米也具有益气健脾的作用。
三者同煮为粥,补肺养心、滋阴润燥、健脾生津,非常适合在干燥的秋季食用。
二、燥在肤:皮肤干裂
解决方法:沙参玉竹汤
天气变化之际,皮肤干燥是难以避免的,只有让肌肤“喝够水”,才能细致、柔滑、通透而富有弹性。
预防皮肤干燥要内外兼修:皮肤护理上要讲求保湿锁水,选择滋润一些的护肤品,一周1-2次的保湿面膜,以及保湿喷雾都是必备化妆品;
除此之外,要多喝水,沙参玉竹汤中沙参能润肺清心,益胃生津;玉竹可养阴润燥,除烦止渴,两者搭配,有较好的润肤护肤作用。
做法:准备沙参30g,紫苏叶10g,麦冬15g,玉竹15g,陈皮10g,甘草5g,猪皮一块或瘦猪肉150g,将它们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水煲汤,快出锅时加适量盐调味即可。
三、燥在肠:大便干结
解决方法:吃点陈皮
陈皮中含有挥发油、橙皮苷、川陈皮素、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食用后有助于调节紊乱的肠胃道功能,帮助肠胃毒素的排出。
此外,它还可用于治疗脾胃气滞引起的腹胀、恶心、食欲不振等情况。
一般人每周吃一次,一次3~10克左右即可,不宜久服。因陈皮具有燥湿功能,气虚、燥咳、有胃火的人不宜多食。
四、燥在鼻:鼻出血
解决方法:按揉迎香穴
中医认为,秋天燥邪偏盛,燥易伤肺,人们在干燥的环境中,容易出现口干咽燥、声音嘶哑、咳嗽等诸多表现。鼻为肺之窍,因此秋季易发生鼻咽干燥甚至出血。
为避免这种症状,平时要注意滋养津液,调节空气湿度,保持环境中的水分。饮食上应选择能够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如秋梨、柿子、百合、银耳等。
此外,按摩迎香穴,具有清热散风、去燥润肺、宣通鼻窍的作用。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约0.5寸、鼻唇沟中。
方法:擦热拇指,用拇指指腹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60次左右,然后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20次,每天早晚各做一至二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