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医生,常常听到的问题是:“我这老腰疼得厉害”、“我的腰咋弯都弯不下去”、“我的腰疼得哟,连带着我整条腿都跟着发酸发麻”……
为什么会腰疼?
腰疼怎么办呢?
腰疼这事儿可大可小,轻则休息一段时间即可缓解,重则如沉疴难愈,时好时坏。不止是老年人,各种体力和脑力劳动者,无不饱受腰疼的困扰。
腰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最常见原因之一。
腰椎间盘是什么?
腰椎间盘是身体负荷最重的部分。
正常的椎间盘富有弹性和韧性,具有极强的抗压能力,可承受450kg的压力而无损伤。但是20岁以后椎间盘就开始退变,髓核组织从中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会有什么表现呢?
突出物压迫神经时,会产生腹痛或放射性痛,不同部位、程度的突出,影响也不同。
正常椎间盘及周边结构
1中央型:
髓核突出位于后方正中央,往往压迫两侧神经根和马尾神经,引起双下肢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突出较局限者仅压迫马尾神经引起大小便功能障碍和鞍区感觉障碍。
2旁中央型:
髓核突出位于椎间盘后方中央偏于一侧,压迫一侧神经根及马尾神经。
3旁侧型:
髓核突出位于椎间盘后外侧,仅压迫该侧神经根引起根性放射性疼痛。
4极外侧型:
少数(约占3%)髓核突出位于椎间孔内或位于椎间孔外侧,压迫椎间孔内的神经根或已出椎间孔的脊神经引起一侧腿部症状。但受累神经根或脊神经比其他突出类型要高一节段。
腰椎间盘突出类型及神经损害
A中央型B旁中央型C旁侧型D极外侧型
椎间盘突出的程度A隆起型B破裂型C游离型
腰椎间盘突出如何确诊?
腰椎间盘突出可通过X片,CT,MRI等诊断措施确诊。
腰间盘突出CT图像A中央型B旁侧型
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①年轻、初次发作或病程较短者;②症状较轻,休息后症状可自行缓解者;③影像学检查无明显椎管狭窄。
1绝对卧床休息
初次发作时,应严格卧硬板床休息,大、小便都不应下床或坐起。
卧床休息3周后,可以在腰围保护下起床活动,3个月内不做弯腰持物动作。
方法简单有效,但较难坚持。缓解后,应加强腰背肌锻炼。
正确拾物及用腰姿势
2运动疗法
目的在于提高腰背肌肉张力,增强韧带弹性,活动椎间关节,防止肌肉萎缩,减少结缔组织粘连。
常用的锻炼方法有:五点支撑法、三点支撑法、四点式支撑法、飞燕式。
每日早晚各进行一次,每次30-45分钟。
3牵引治疗
急性损伤突出者,应先脱水、消炎等对症治疗,再用牵引(椎管狭窄者不宜)。
牵引可增加椎间隙宽度,椎间盘突出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
需在专业康复科或骨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4推拿治疗
推拿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效果比较明显,用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止痛、松弛痉挛的肌肉。
5物理治疗
主要目的是镇痛、消炎、促进组织再生、兴奋神经肌肉、松解粘连、促进腰部及患肢功能的恢复。
常用的物理因子有:超短波、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低频调制的中频电、红外线、蜡疗等。
6针灸治疗
镇静止痛、抗炎、消肿、调整肌肉和韧带的功能。
配合电针一起治疗,每次30分钟,每日一次,7-10天为一疗程。针后拔罐。
7支持治疗
服用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软骨素等药物支持治疗,该类药物有一定的抗炎抗软骨分解的作用。
8皮质激素硬膜外注射
皮质激素是一种长效抗炎剂,可以减轻神经根周围炎症和粘连。一般采用长效皮质类固醇制剂+2%利多卡因行硬膜外注射,每周一次,3次为一个疗程,2~4周后可再用一个疗程。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
①病史超过三个月,严格保守治疗无效或保守治疗有效,但经常复发且疼痛较重者;
②首次发作,但疼痛剧烈,尤以下肢症状明显,患者难以行动和入眠,处于强迫体位者;
③合并马尾神经受压表现;
④出现单根神经根麻痹,伴有肌肉萎缩、肌力下降;
⑤合并椎管狭窄者。
中医药偏方治疗
①腰椎间盘突出治疗偏方一:藁本、续断、苏木各30克,防风、白芷、附子、川乌、草乌各20克,狗脊、独活各45克。共研细末,用薄棉布制成布兜,将药末装入其中,日夜穿戴于腰部。
②腰椎间盘突出治疗偏方二:附子(先煎),桂枝、泽泻、炒白芍、猪苓、牛膝、杜仲、红花、防己、防风各15克,麻黄、杏仁。党参、白术、黄芩各10克,川芎20克,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2次,合在一起。早晚各服250毫升,1个月为一疗程。
③腰椎间盘突出治疗偏方三:地龙21克,地鳖虫、全蝎、乌梢蛇、穿山甲各9克。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将2次药液混匀,每日1剂,2次分服。
④腰椎间盘突出治疗偏方四:熟地50克,白芥子20克,鹿角胶、麻黄各10克,肉桂、炮姜炭、生甘草各5克。水煎2次,将药汁混合,每日1剂,2次分服,同时用胡蜂醋配合按摩疗法。具体操作:把胡蜂醋喷到患者腰臀部,令其俯卧,用手揉搓到皮肤发热,局部按摩20~30分钟:解除腰臀部肌肉痉挛,以滚、按等手法使紧张的肌肉放松;增加腰间盘外压力,双手有节奏地按压腰部,使腰部震动;双下肢后伸扳法,使腰部过伸,调节后关节,松解粘连,用腰部斜扳法和旋转复位法可逐渐松解突出物与神经根的粘连,促使受损的神经根恢复功能;沿受损伤的神经根及其分布区域用滚、按、点、揉、拿等法,尤其是肾俞、志室、大肠俞、环跳、承扶、委中、承山等穴位的拿捏,促使其经络气血循行加强,从而达到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