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随便走在街上,路边的水果店里一定有一个地方摆着榴莲,得益于现代物流的飞速发展,深处内陆的我们早就可以品尝到来自东南亚国家的热带水果。然而这要在二三十年前是难以想象的,早在600年前,中国人更是连见都没见过。
榴莲的原产地为马来群岛,在东南亚国家广泛种植,尤以泰国种植最多且久负盛名。二十多年前,中国大陆还见不到这种水果,只能飞去东南亚国家才有机会品尝到。
著名相声演员姜昆就曾写过一篇《狮城品榴莲》的文章,将自己去新加坡首次接触榴莲、品尝榴莲的趣闻记录了下来。他描述榴莲刚切开时,“不得了了,我扇子也扔了,拖鞋也掉了,跟头把式的到阳台上把门打开了,我的直觉是:闻这种味儿绝对比热难受的多”,吃榴莲的时候感觉像闻臭脚丫子的味道,吃到嘴里却甘甜无比。
确实,榴莲就是这么一种让人闻着臭吃着香的奇特水果。很多人对它褒贬不一,爱吃的人趋之若鹜,讨厌的人厌之入骨,唯恐避之不及。
关于榴莲名字的来历,有说郑和下西洋,品尝了这种当地特产后大为赞赏,然而此果只能一年一熟,不能常取常吃,十分地留恋。后取其谐音,称作“榴莲”。实际上,据考证,榴莲的名称是其原产地马来印尼语中“durian”一词的音译。
中国对榴莲最早的记录来自《瀛涯胜览》:“有一等臭果,番名‘赌尔焉(即durian)’,长八九寸,皮生尖刺,熟则五六瓣裂开,甚甜美好吃,中有子可炒吃,其味如栗。”
榴莲的品种很多,包括猫山王榴莲、金枕头榴莲、甲仑榴莲、长柄榴莲、葫芦榴莲等。国人最熟知的便是金枕头榴莲,果肉大且香甜,倍受欢迎。不知屏幕前的你对榴莲是爱是恨呢?
笔者倒是爱吃榴莲的“逐臭之人”,每月一到特殊时期,总会格外想念榴莲的味道,一定要去整一个,美美吃到打嗝,连嗝里都飘着榴莲的异香。既满足了口腹之欲,痛经的症状也能得到缓解,何乐而不为?
据中医解释,榴莲性热,有活血散寒,缓解女性经期疼痛的作用,对饱受大姨妈困扰的女孩子非常管用。同时,它还能改善腹部冰凉,帮助体温上升,适合寒性体质人群。
民间常用榴莲的果壳和棒骨等一起煮汤,果核和内瓤用来炖鸡,很适合给病后患者、产后妇女补身子,因此有“一只榴莲三只鸡”的说法。
榴莲果肉的营养十分丰富,含淀粉、糖分、蛋白质、氨基酸、还有脂肪、维生素C以及钙、铁、磷等多种微量元素,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马来西亚人认为榴莲还可以预防佝偻、健脾胃。
但榴莲虽好,也不可贪吃,因为它的营养太过丰富,吃多了容易上火,泰国卫生部就劝告公众,一天不要食用超过两瓣榴莲。实在是榴莲吃多了,那就配几只山竹,山竹和榴莲分别为果后和果皇,两者寒热相合,相生相克。此外还可以多喝温水帮助消化。
另外,因为榴莲的能量高,肥胖的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榴莲含有较高的钾,肾病患者应少吃;榴莲虽富含纤维素,但它在肠胃中会吸水膨胀,过多食用反而会阻塞肠道,引起便秘,所以便秘和痔疮患者不宜食用。
现在又到了榴莲季,大家购买榴莲时,推荐选外形饱满,多丘陵状的榴莲,形状奇怪的尽量不要购买。此外,外壳稍微裂开的,表明成熟度好,口感较甜。但如果外壳裂开时间较长,就表明熟过头了。当闻到榴莲有一股酒精味时,一定是变质了,不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