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原来吃粽子这么多讲究!

端午佳节是我国一年一度的传统习俗,而在这个节日里,吃粽子是最常见的饮食习惯。但是这时人们就很容易忽视了健康问题……

专家认为,糯米是粮食中的佳品,具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同样的,粽叶也是大有讲究。北方大多用芦苇叶,南方多用竹叶或荷叶,这些叶子都有很好的药用功能。如:苇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竹叶可以清热除烦、利尿排毒;荷叶能清热利湿、和胃宁神。

端午正值立夏之后,食粽能于清淡中平补,在平补中清化,确实是一个适时的食补、食疗的绝妙处方。当然,食用时也应有所节制,糖尿病者、老人及小孩不宜多吃。

一个普通的咸肉粽子,含米量约一碗左右,热量约为400至500卡路里(据说这是踩45分钟的动感单车才能消耗完毕的)。因此,吃粽子,女性一天最好不要超过3个,男性最好不要超过5个。

吃粽子的同时,最好还是搭配陈皮、果蔬、热茶等,这些可以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肠、胃道消化不良……

吃粽子不伤胃TIPS

1、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粽子,不要碰含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类,比如西瓜,以免造成腹泻或腹痛。

2、粽子应趁热吃,加了油脂、肉、蛋黄的粽子更不宜冷吃,对于消化能力差的人来说尤其要注意。有些质量差的糯米在冷后会有变硬现象,五谷杂粮粽子冷后的回生现象更明显。

3、粽子属于主食,三餐都可以吃,早餐甚至更合适。因为早餐通常食欲不振,饮食数量较少,清香温热的粽子吃起来方便。

4、素粽子的热量相对较低,但毕竟属于粮食,吃了粽子就要相应减少米饭、馒头、面条等主食,否则会带来过多的淀粉引起体重上升,还可能过于饱胀引起消化不良。一般来说吃一个大粽子减一小碗米饭即可。

艾草

艾草是一种药用植物,艾叶味苦,微温无毒,有温气血、逐寒湿之功,又有芳香避秽之能。

端午时节空气潮湿,而艾叶的芳香清新,能祛除毒气,除污浊,净化空气,保持室内清洁卫生,起到消毒预防疾病的作用。

咸鸭蛋

吃咸鸭蛋为端午节又一食俗。咸鸭蛋咸而微寒,能滋阴、清肺,可治膈热、咳嗽、喉痛、齿痛、泄利等病症。咸鸭蛋不仅具有医疗作用,且能有效补充人体在夏天盐分的缺失和营养物质的消耗,因而也是一味夏季食补与佐餐佳品。

大蒜炒苋菜

大蒜炒苋菜是许多家庭在端午节喜欢食用的一道蔬菜。大蒜素有“天然抗菌素”之誉,在食物中杀菌解毒作用十分显著。苋菜性味甘凉,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痢之功,适宜于暑天赤白下痢、里急后重者食用。大蒜与苋菜同炒,优势互补,是防治痢疾等夏季肠道疾病不可多得的良药佳蔬。

雄黄酒

在“本草”中对雄黄的药性早有记载,雄黄性辛温,具有解虫蛇毒、燥湿、杀虫功效。在我国南方,端午节喝雄黄酒的习俗比较普遍。雄黄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砷,遇热后可分解为毒性很强的砒霜,因此不建议内服。

不过,可将雄黄酒外涂在毒虫叮咬和长包、长疖、生痱子的地方,也可将雄黄酒洒在居室的墙角和床下,具有较强的灭蚊和杀虫作用。因为端午节后即进入炎热季节,各种病菌随气温升高而滋生,此时用雄黄杀虫解毒防病最为适时。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