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为什么会痛经?中医有哪些治疗痛经的办法呢?“生完孩子就不会痛了”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为什么会痛经?
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主要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PG)含量的升高有关。
继发性痛经:多见于并发于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盆腔炎性疾病等。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痛经大多与宫寒息息相关,子宫温暖,气血运行通畅,通则不痛;若感受寒邪或阳气不足,气血亏虚,子宫不够温暖,就很容易引起宫寒经痛,甚至不孕。
少女痛经,结婚了生了孩子就会好吗?
青春期痛经多为原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主要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的含量升高有关,与是否已经结婚生子关系不大,可能与精神、神经因素及疼痛的主观感受有关。
但部分女性子宫过度屈曲,宫颈口狭窄,经过生产的过程,子宫形态得到改变,痛经症状可能会减轻或消失。
如何运用“春夏养阳”理论来防治痛经?
春夏是阳长阴消的阶段,顺应这一趋势而养阳,效果会比其他季节要好得多。对于痛经的女性患者,能够在春夏季注重调养阳气,对预防和缓解痛经有非常大的好处。
饮食调养:
少食冷饮、冰淇淋及瓜果等寒凉之物,特别是经期,喝水应以温开水为宜,可适当喝红糖水,多吃温补食物如肉类食物,红枣,枸杞,当归等温补气血食物。
吃东西可按照先热后凉的顺序,如果顺序颠倒,凉气就会被热气顺势下压到子宫,带来伤害;吃水果也要注意,水果分温、热、寒、凉、平性,少吃西瓜、梨子、香蕉等寒性水果,多吃苹果、柚子等平性水果等。
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主要是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而止痛。
常用穴位:
关元穴、气海穴
关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气海穴,位于下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
艾灸关元穴可增强人体阳气,补虚益损。对阳气不足,身体虚弱怕冷等症状比较有效,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的作用。
神阙穴
在腹中部,脐中央。艾灸此穴可温补元阳,补益脾胃,当人体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疾时,通过刺激或施药于神阕穴,便有调整阴阳平衡的功能。
足三里
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
此穴为常用的强身健体穴位,除了艾灸,平时也可以按揉此穴,持之以恒,可增强体质,防病健身。每天艾灸时间一般不要超过一小时,时间太长容易感到口干、舌燥,甚至引起便秘。
适当运动
宫寒的女性一般不出汗或出汗比较少,特别需要通过运动来改善体质,快走或散步就是一个不错的运动方式,能够调畅气血、改善血液循环,使全身变暖。
夏季外界阳气最旺,此时多到户外活动,可以吸收自然界阳气精华,补充能量,调畅气血,养护阳气。但是切忌运动量过大,大汗淋漓,以免损伤阳气。
精神调养
保持乐观情绪,使精神快乐,气机畅达,通则不痛。忧愁悲观或易怒则会影响阳气运行,不通则痛。
推荐三款食疗法
乌鸡汤
乌骨鸡500g,切块,与3g陈皮、3g良姜、6g胡椒、2枚草果,适量葱、醋同煮炖烂。吃肉,喝汤,每日2次。
益母枣茶
益母草15g、大枣30g加红糖适量煎煮后服用,每日一剂,早晚服。
红糖水
经前经期服用,每次2勺红糖,加开水100ml,每天两次。(糖尿病患者不宜。)
中医学认为痛经有虚实之分,即“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治疗上,除了辨证予中药内服外,还有体针、温针灸、耳针、耳穴贴压、敷脐法、热熨法等方法,皆有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