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泻下药搞不定的常年便秘,试试这个方法!

柴胡20g,枳实20g,白芍20g,炙草10g,厚朴20g,赤芍20g,6剂。

药后大便得解,之后每天都有大便,初硬,后逐渐变软,至复诊时,大便已经成形,每日有解,量可。现症:舌红苔薄白,六脉缓,左寸脉旺,补充描述说长期睡眠不佳,前药后大便变通畅,易饥饿。

守方:柴胡20g,枳实20g,白芍20g,炙草20g,厚朴20g,再给6剂。

此方是我参加经方培训班时,从黄师处学到的。当时陈广东老师介绍说,这个方子主要用于长期便秘、大便量少如羊屎状,效果很好。我依葫芦画瓢,现学现用,又结合唐师(唐医易)治疗虚人便秘喜用芍药甘草汤,赤白芍同用的经验,加了赤芍20g。

四逆散由柴胡、枳实、芍药、炙甘草组成,是疏肝解郁、调和肝脾的祖方。主治阳郁厥逆,肝脾气郁之证。加厚朴,可增加理气通下之功。

《伤寒论》对于四逆散的描述很简略,如《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云:“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李中梓云:“此证虽云四逆,必不甚冷,或指头微温,或脉不沉微,乃阴中涵阳之证,惟气不宣通,是为逆冷。”从中窥测,四逆散病机或许就在于气不宣通而已。

现代医家常用本方治疗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肋间神经痛、胃溃疡、浅表性胃炎、慢性胃炎、附件炎、输卵管阻塞、急性乳腺炎等属肝胆气郁,肝脾不和者。笔者用此方治疗便秘还是第一次,效果不错,黄师运用经方之经验经得起重复。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