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中医里的提壶揭盖之法

中医治疗法则中有许多有趣的比喻,例如中医治疗中经常提及的“提壶揭盖”法就是其中的一个。通俗的讲就是打开壶盖,放进空气(旧式茶壶盖上有个小孔),以利壶中水从壶嘴畅快地流出,回到中医上来就是利用宣通肺气的方法使二便通利的一种治法。

水壶的壶盖上有个小汽孔,如果小孔被塞住,则壶内的水就倒不出来,这时把壶盖打开,就可使水流如注了。中医学认为:在人体内,肺的位置最高,就好像一个盖子,所以中医又称肺为“华盖”。上面的盖子塞紧了,上下气机不调畅,下面的水液也就出不了体外,从而形成水肿、小便不利、甚至大便闭塞之症。所以只要宣通肺气,肺气肃降,气机通畅,就能使水液通利、二便通顺。这种治疗方法被称为“提壶揭盖”之法。

“提壶揭盖”之来源

溯本求源,“提壶揭盖”之法最早出自于金元名医朱丹溪的医案:“一人小便不通……此积痰在肺,肺为上焦,膀胱为下焦,上焦闭则下焦塞。如滴水之器必上窍通而后下窍之水出焉。以药大吐之,病如失。”另又在其著作《丹溪心法》论治小便不通时具体阐述了该法:“气虚,用参、芪、升麻等,先服后吐,或参芪药中探吐之;血虚,四物汤,先服后吐,或芎归汤中探吐亦可;痰多,二陈汤,先服后吐,以上皆用探吐。若痰气闭塞,二陈汤加木通、香附探吐之。”可知“提壶揭盖”一法,朱氏其初意是专为探吐而设,将之比作滴水之器,闭其上窍则下窍不通,开其上窍则下窍必利。此法在后世的运用发挥下,广泛治疗上焦与下焦气机出现闭塞而导致的多种病证。

“提壶揭盖”之法治疗小便不畅甚至不通时,不是使用通利小便的利尿药,而是使用宣肺的药物,在常人看来有些不可思意。但是中医认为:肺、脾、肾、三焦、膀胱等脏主司水液代谢,维持水道的通调。其中肺主气,为水道的上源,在肺气闭阻,肃降失职,影响其他脏器而气化失司的情况下,可出现喘促胸满、小便不利、浮肿等症,治疗应先宣发肺气,肺气得宣,小便得利,故喻为提壶揭盖。

不仅是在利小便方面,治疗便秘,中医有时也采用提壶揭盖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气机郁滞型的便秘。此型便秘前人多以六磨汤(槟榔、沉香、木香、乌药、枳壳、大黄)为主方,但由于有些病人便秘日久,津液已伤,方中大黄损伤津液,大便更秘。以提壶揭盖法则顺气行滞,升清降浊,开上窍,通下窍,常用方剂有《和剂局方》中的苏子降气汤(苏子、半夏、前胡、厚朴、橘红、当归、甘草、肉桂或沉香),可酌情加入莱菔子、栝楼、枳壳、杏仁。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