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药发展历史上,有很多药是具有非比寻常的作用的。这种作用不仅仅是在遣方用药时的灵活机变,还在于一种药具有千变万化又不离其宗的本质属性。一直以来,对党参、黄芪、甘草等药用得非常多,其实在汉代的张仲景时期,桂枝才是使用得最为重要的一味药。以桂枝命名的桂枝汤,被称为众方之祖,通过桂枝汤的加减变化,化生出很多方剂,运用在外感、内伤诸多疾病之中,来认识一下仲景是如何使用桂枝的。
桂枝汤组成
桂枝
芍药
甘草
大枣
生姜
桂枝汤配伍
特点方解
桂枝汤以桂枝散风寒解肌表为君;臣以白芍敛阴和营。二药同用,一散一收,调和营卫,使表邪得解,里气以和;生姜助桂枝以散表邪,大枣助白芍以和营卫,共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以为使。临床研究表明:本方对体温、汗腺分泌、免疫功能、肠道蠕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并有抗炎、镇静、镇痛、祛痰和一定的止咳作用。
风寒之邪客于肌表,营卫不和,治当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方中桂枝为君,辛温通阳,解肌发表,散风寒之邪以调卫。白芍作为臣药,酸苦微寒,益阴和里,敛外泄之营阴以和营。桂芍等量相合,相须为用,一治卫强,一治营弱,散中有收,汗中寓补,使表邪得解,营卫调和。生姜助桂枝辛散表邪,又可温胃止呕;大枣助芍药益阴养血,姜枣相配,补脾和胃,调和营卫,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合桂枝辛甘化阳以实卫,合白芍酸甘化阴以和营,是为佐使药。
综观本方,药虽五味,结构严谨。发中有补,散中有收。邪正兼顾,阴阳并调。故本方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方也。
桂枝功效之一
温通经脉
《神农本草经》记载“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名医别录》记载“主治心痛,胁风,胁痛,温筋通脉,止烦,出汗”,我们对比会发现,本草经对桂枝的解释就是朴素的疗效描述,而在《名医别录》则开始有功效的解析,其中《名医别录》认为桂枝的功是“温通经脉”,在温通经脉的基础下,可以治疗心痛、胁风、协痛,止烦,出汗。张仲景所用桂枝很多都与《名医别录》描述相一致,比如治疗心痛的桂枝瓜蒌枳壳汤,治疗协痛的有苓桂术甘汤,治疗出汗的有桂枝汤,止烦的有五苓散等,其实这些疗效的基础都是桂枝可以温通经脉。
桂枝功效之二
引火归元
医界对桂枝或者肉桂一直有一个说法,就是引火归元。在出现上焦上火的情况下,不是用寒凉的药苦泄,而是稍加用温热的桂枝或者附子温通,就可以达到引火归元的效果。古人云:气有余便是火,气不足便是寒。当人体之气本应该均匀分布却不能均匀分布。全身之火上聚于头面,则面目红,牙龈出血诸症蜂起。此时便需以下镇之药降逆气,气降则在上之气不至于太过,不至于生火。所以《药征》总结桂枝为“主治冲逆也”,很多容易上火的患者在服用含有桂枝的方剂之后都能达到引火归元的效果。
桂枝功效之三
活血化瘀,全在交通阴阳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桂枝经常用于活血化瘀。如《伤寒论》中的活血化瘀代表方剂,桃核承气汤就有桂枝。治疗妇科出血证的桂枝茯苓丸以桂枝为君药。其中桂枝可以活血化瘀,要在“诸药先聘通使”。虽然《神农本草经》把桂枝和肉桂的功效区别开来,但是桂枝和肉桂还是有很多相通之处。桂枝之所以能够“久服通神,轻身不老”,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桂枝可以交通阴阳。
桂枝汤适应证
1、太阳病,外感风寒,发热恶风,头痛项强,身痛有汗,脉浮缓、浮弱者;
2、病常自汗出,或时发热汗出者;
3、发汗或下之后,而表未解者;
4、太阳阳明并病,汗多,脉迟表未罢者;
5、病下利而脉浮弱,或自汗出者;
6、霍乱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