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身材的人有不同的烦恼。生活中常常听见有人抱怨,“腿怎么这么粗啊”、“下半身这么胖怎么都瘦不下来”……
其实,下半身肥胖的“梨型身材”在生活中很常见。据数据统计,在中国有68%的女性被下半身的肥胖所困扰。臀围偏大,腿也不细,整个人显矮又显胖。
更让女性苦恼的是:下半身的肥胖怎么减都减不下来。导致下半身肥胖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们又应该如何解决?
一、宫寒的病理原因
宫寒,就是子宫寒冷,或是子宫缺血,在医学上称为“寒凝胞宫”。正常情况下,子宫也需要血液循环供应营养,但若有血瘀,血流速度就会减慢,导致血运减少,引起宫寒。
此时,人体出现了代谢障碍,营养成分吸收不进来,废物排又不出去,脂肪就会越积越多,从而出现下半身肥胖、脚凉等症状。
二、自测“宫寒”
摸摸自己的腹部或臀部,若温度明显低于其他部位,可能预示宫寒。但亲密的人互相测试会比较好,因为有些人本身就手凉,无法明显感受到肚子凉。
三、久坐,导致宫寒
宫寒不仅是女性的健康杀手,局部缺血也会对男性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而久坐是导致宫寒的罪魁祸首之一。
人站立时,子宫的血管是圆的、充盈的。但一坐下,子宫的血管就会受到压迫,血流受阻,就会引起宫寒,尤其是比较胖的人,血管受挤压更严重。
宫寒,不仅可以根据症状表现判断,也能到医院检查发现。
症状表现
手脚发凉,腹部、臀部发凉,预示轻度宫寒。但若是伴有月经异常,量变少,颜色变暗,甚至血块多,有痛经,易流产或不孕,都可能预示严重宫寒。
但女性月经期间会有少量的,块不大,颜色并不重的血凝块,属于正常情况。
B超检查
B超可以检查子宫动脉的血流。正常情况下,子宫血流通畅,其山包都处于连续状态。但若是血管受到了压迫,血流受阻,血运会有间歇性,B超显示的血流就会有明显的中断。
子宫血流受阻,会导致血瘀和宫寒。动脉血液流不进去,进去以后出不来,就会出现血瘀。
血是“遇热则行,遇寒则凝”。若有宫寒,肯定有血瘀,“不通则痛”,所以也会引起痛经。面对宫寒,我们应该怎么办?
一杯暖宫红糖干姜茶
红糖性温,配上干姜,温上加温,可以缓解宫寒。但调理宫寒,不能直接用生姜,也不用自己晒干的生姜,而要用中药药材的干姜。
将少许红糖和5g干姜放入锅中熬煮一会饮用,辅助缓解宫寒。
三个暖身动作
①火烈鸟。单腿直立,一脚抬高到另一脚的膝盖附近,双手一前一后举平,头扭向抬腿一侧,维持5秒。换另一边,交替进行5次左右。
②后踢腿。双手搭在别人的肩上,单脚后踢维持10s,换成另一条腿,可以锻炼肌肉,促进血液循环。
③深蹲。双手抱头,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向下深蹲,保持3-5秒,进行5-8次。
案例:陈小姐
陈小姐因下半身肥胖,瘦不下去而求助于医生,发现宫寒才是真正的诱因。在医生的指导下,简单调理,坚持三周以后,再次检查结果发现,陈小姐的子宫血流相比从前有了明显的改善。
这不仅很好的解决了宫寒,更让人意外的是,陈小姐的体腹围、腰围、大腿围都比之前减少了许多。
一茶,一操,短短三周,就可以让宫寒的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小肚子微微凸起的情况,也会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