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碘盐是导致甲状腺疾病的罪魁祸首?真相只有一个!
最近网络上出现了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
现在甲状腺疾病越来越多,
加碘盐是不是导致甲状腺疾患的罪魁祸首?
我们现在还需不需要吃加碘盐?
对此养生君也是一头雾水
去年卫生部公布了《食用盐碘含量》征求意见稿,将食盐碘强化量从原来的20mg/kg~60mg/kg,修改为食用盐碘含量平均水平20mg/kg~30mg/kg,同时给予各地相应的自主权。
so,加碘盐和甲状腺疾病到底有没有关系呢?
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碘是人体新陈代谢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参与甲状腺素的合成,对人体的生长、发育、蛋白质的合成、组织分化及能量代谢具有重要的作用,还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成年人身体中的碘总量约是15-20毫克,绝大部分(约70-80%)存在于甲状腺,其次是骨骼肌。
临床科学研究表明,成年人每天碘摄入量约为150微克,可承受最高摄入量为每天1000微克,碘主要来自食物(如海藻海产品及生产在含碘丰富的土壤中的蔬菜)。
由于某些地区自然环境中缺乏碘导致当地人每天摄入的碘不足,引起一系列的相关疾病,如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和亚克汀病、单纯性聋哑、胎儿流产、早产、死产以及先天性畸形等。
由于摄入的碘不足,可反馈性地促使甲状腺增生,导致罹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如果缺碘严重,患者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儿童和青少年缺碘会造成智力低下、青春期甲状腺功能减退、体格发育落后等危害。
我国规定在食盐中加碘的本意就是为了防治由于碘缺乏引起的一系列疾患(如地方小甲状腺肿、呆小症等)以及预防“大脖子病”和提高儿童智商。
但是,加碘盐虽好也不能“贪杯”哦
临床资料统计研究表明,缺碘和高碘都会使甲状腺肿大率升高,研究证实,当人群中尿碘小于45微克/日,甲状腺肿大与尿碘成反比;当尿碘大于1000微克/日,甲状腺肿大与尿碘成正比,呈U形曲线。
甲状腺肿大还可能是因为其他原因引起的,如青春期甲状腺肿、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桥本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瘤等。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因有很多,由于摄碘增加所引起的甲亢,我们称之为碘甲亢。有些甲亢的发病即便没有碘摄入过量,它也持续存在。对于甲亢的患者,我们在饮食上一定要注意忌碘,最好是食用无碘盐,同时避免进食海产品(海带、海苔、紫菜、海鱼虾等)。
长期过量摄入碘除了可以诱发甲亢外,也会发生甲减、桥本甲状腺炎等危害。
近年来包括甲状腺癌在内的多数肿瘤都呈上升趋势,但是甲状腺癌的发病机理至今都不清楚。肿瘤的发生受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影响,目前尚无确切的证据证实过度摄入碘与肿瘤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因此,
补碘要因地因人而异,
不能统一按照一个标准去执行。
大家要记住:
科学补碘、分类指导、因地制宜、不多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