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体内积累毒素怎么办?多多按摩这3个地方就能排除!

  体内积累毒素怎么办?多多按摩这3个地方就能排除!

  众所周知,毒素如果在人体内部积累过久过多的话就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讲究养生的朋友都会注重排毒方法,那么生活中有哪些简便又有效的排毒妙招呢?专家认为,每天拍打身上的几个地方就能排毒养生。

  先判断自己体内是否积累过多毒素

  一、肾脏有毒素的症状

  1、月经量少或经期短,颜色暗。这是因为肾功能是否旺盛的表现为月经的产生和消失,若肾脏中有很多毒素,经血就会减少。

  2、容易疲倦。身体内的毒素会消耗肾的能量,减少肾脏提供的能量,就会体倦,神疲思睡,四肢无力。

  二、心脏有毒素的症状

  1、额头长痘。额头属于心脏管辖的一个属地。如果心火旺盛成为火毒时,这个属地就会沸腾,于是出现很多痘痘。

  2、失眠、心悸。心脏处于不停的工作中。如果火毒停留于心而无法排除时,睡眠就不会安稳。

  三、脾脏有毒素的症状

  1、白带过多。因为脾主管体内排湿,如果湿气过多,超出脾的能力,就会导致体内湿气过盛,而白带增多就是其中的一个体现。

  2、脂肪堆积。在中医,脂肪另有一个名字是痰湿。因为脾的消化功能不佳,不能马上把垃圾毒素排出体外而产生的。有效的减肥必须恢复脾胃正常代谢痰湿,不然,就会反弹。

  四、肝脏有毒素的症状

  1、乳腺增生,经前乳腺的胀痛明显增加。乳腺是肝经循行路线上的要塞,肝经中一旦有毒素,乳腺增生就会产生,特别在经血就要排出时,会因气血的充盛而变得胀痛明显。

  2、情绪容易抑郁。肝脏是体内调控情绪的脏器,如果肝内的毒不能马上排出,会使气的运行阻塞,就会出现明显的不良情绪。

  体内积累毒素怎么办

  运动排毒法:

  对于喜欢运动却懒得动手做菜或没有条件禁食的人来说,这是最合适的方法。

  1、每日至少散步30分钟,做些轻柔舒缓的运动,如慢跑、打太极拳。

  2、练习腹式呼吸:平躺下来,用鼻孔吸气,然后屏气,气流经过腹腔,再慢慢从鼻孔呼气。

  3、洗桑拿来帮助出汗,10到15分钟后冲一下凉水澡,刺激血液循环。

  4、运动的同时,要时刻补充水分,也可以喝绿茶,但绝不能喝碳酸饮料。市场上的运动型饮料,在排毒的几天里最好不要饮用。

  粗盐泡澡排毒:

  用没有经过人为加工的天然粗盐泡澡,就能在不知不觉中变得美丽迷人,这是许多日本女孩子的秘诀。

  将2匙左右的粗盐加入40℃的温水中拌匀。先在浴缸中约泡5分钟,然后离开浴缸约30秒,这样反复2~3次。最后再用沐浴乳全身清洁一遍,包括头发也要洗。

  你可以用沐浴盐代替粗盐,但不可用食用盐。粗盐浴可以使体内的废物快速排出,另外泡澡时会有许多矿物质附着在皮肤上,增加保湿效果,使身体温暖起来,增加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除了排毒养颜,粗盐浴还对头痛、怕冷、肩酸有疗效。

  按摩排毒:

  1、腋窝下的极泉穴

  大家都知道,腋窝处是人体重要的排汗位置,在腋窝处还隐含了很多的动静脉血管以及大量的淋巴组织,经常对腋窝进行按摩能很好的促进淋巴组织的血液循环,从而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

  其中在腋窝处还隐藏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排毒穴位——极泉穴,此穴是心经上的重要穴位,经常对腋窝进行按摩便能对极泉穴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于是便能很好的祛除心脏上的郁结毒素,从而疏通心火。

  此外,经常对极泉穴进行按摩还能很好的增强心肺功能,这对于提高呼吸系统发挥重要作用。其中,在对极泉穴按摩的时候,一般晚上9点左右是最佳的时段,在对的时间对其进行按摩,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手部的曲池穴

  在手肘内侧弯曲的部位处便隐藏了一个重要的排毒穴位——曲池穴,曲池穴和人体的新陈代谢有十分重要的联系,当我们手肘弯曲然后用拇指按压在凹陷处便是曲池穴所在的重要部位,对其进行按摩的时候能很好的促进新陈代谢的进行,于是体内的毒素便能随着新陈代谢而排出体外。

  另外,对手部曲池穴进行按摩的时候,手部的力度可以稍微重一点,能对穴位处产生良好的刺激,另外经常按摩曲池穴对于手部处的肌肤还能起到一定的紧致作用。

  但是,要想通过按摩曲池穴来达到排毒效果,就一定要坚持,千万不要隔三岔五进行,否则还是起不了排毒目的。

  3、脚部的太冲穴

  在脚背第一、二跖骨中间的凹陷处,便是太冲穴所在的重要部位,此穴是肝脏排毒的重要穴位,只要经常对其进行按摩便能很好的起到促进肝脏排毒的作用。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解毒器官,而如果肝脏处的毒素积累过多的时候,人体很容易出现偏头痛、痘痘、女性出现痛经等不适症状,因为脸部以及小腹都是肝经所在的重要部位,所以说当脸部出现痘痘或是痛经,都表明肝脏毒素多,这也提醒你需要养肝排毒了。

  在对太冲穴进行按摩的时候,将手部按压在穴位处,以其有轻微酸胀的感觉为宜。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