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养好气血,百病不生

  我们常用“血气方刚”来形容年轻人的精力旺盛。一个人的气血足,看起来就很有精气神。

  中医认为,气血就是命根子。《素问·调经论》有云:“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是无形的,为阳,是推动血液循环的能量;血是有形的,为阴,在气的推动下流动于脉管中,也是气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二者阴阳相随,相互作用。

  一、气为生命之根

  “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这就是中医所说的气。气是生命运行的动力,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气是无形的,却在体内运行不息,调控着人的生命活动。《道枢·三住篇》曰:“人之有气,如鱼之有水,失水则死矣!”有气则生,无气则死。

  人体主要的气有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中气。除此之外,还有脏腑之气(如心气、胃气、肺气、肺气)和经络之气。

  一

  元气

  禀受父精母血的先天之气,随着生命而来,藏于肾中。元气是人体生化的根本和原动力,激发和推动五脏六腑,维持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生殖。后天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也可补充元气。

  二

  宗气

  由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来的水谷之气结合而成。宗气聚集于胸中,在上焦。可推动肺的呼吸和心血的运行,并与能量的供应、寒温的调节、肌体的运动密切相关。人体的呼吸、声音、语言的强弱都与宗气的盛衰相关。

  三

  营气与卫气

  二者皆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气行于脉中,可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其性柔顺;卫气行于脉外,是人体的守护神,温养五脏六腑和肌肤、滋养腠理、抵御外邪。若卫气虚,可见皮肤干枯,毛发失泽,或易感风寒,或表虚自汗,津液自泄。

  四

  中气

  聚在中焦之气,即脾胃之气。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是人体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中气不足,会导致脾胃功能虚弱,运化失常,就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先天禀赋不足、思虑过度、饮食不节,都会导致中气不足。中气不足表现为倦怠气短、乏力、出汗、食少腹胀、语言无力、精神不振、虚胖、舌有齿痕,严重者中气下陷,引起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症。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熬夜已成为常态,这样做不仅伤元气,还消耗肝胆气血。还有的人长期节食,不吃主食,只吃水果;有的人爱郁闷生气,这些都在损伤阳气。

  二、血是生命支柱

  《灵枢·决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意为脾胃受纳并消化食物,转化为血液。血液在脉管中循环往复地流动,为全身提供营养物质。如因某种原因,血液运行迟缓涩滞,停积不行则成瘀血;若因外伤等原因,血液逸出脉外,则形成出血,称为“离经之血”。

  三、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

  血是输送营养的,气是推动血流动的。血无气的统帅和推动,就无法到达身体需要的地方;气无血作为基础,就像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变成了邪火。气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血的运行要靠气的推动,而气也必须依附于血才能达到周身,血犹如载气之舟,能涵气而行。

  血能养气,是指气的充盛及其功能发挥离不开血液的濡养,故血足则气旺;血能载气,气存于血中,赖血之运载而运行全身。血虚也会导致气虚。

  气血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对方,从而出现气血两虚。最明显的特征是:眼睛干涩,皮肤粗糙、无光泽,头发干枯、发黄、开叉,牙龈萎缩,睡眠不好,夜尿多等。

  四、养好气血,百病不生

  《景岳全书·血证》:“人有阴阳,即为血气。阳主气,故气全则神旺;阴主血,故血盛则形强。人生所赖,唯斯而已。”气血充足,很多疾病都会不治而愈。因为中医讲的是中正平和,气血阴阳平衡,自会百病不侵。

  “正气存内,邪不可于。”有内贼引不来外鬼,正气不足,外邪才会乘虚而入。恢复元气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顺从阴阳四时,避免熬夜,子时入睡,第二天早起工作,不仅有利于健康,工作效率还会增高。

  1.健脾胃、固肾气

  脾胃是后天的根本,是气血化生之源。多吃五谷杂粮,少吃生冷、冰冻、海鲜。炎症、肿瘤忌吃海鲜和冰冻食品。孕妈妈更要注意,不要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使孩子出生时有胎毒。另外,不要盲目节食,《医门法律》说:饮食多自能生血,饮食少则血不生。泽正倍受欢迎的五行通阳汤重在健运脾胃,打通中焦之气,为调病的开门法。

  肾藏精,精生髓,精髓可以化血。所以养肾也是养气血。

  养气血的食物

  大枣、红糖、姜母茶、玫瑰四物汤、八珍粉、熟地、当归、阿胶回春膏、黄芪、枸杞、党参、人参、蜂蜜、桂圆等、益气养血膏、山药、茯苓、甜菜根等。

  养气血食疗方

  草苁蓉或五指毛桃加党参、黄芪、当归、红枣各10克;肾虚者加枸杞、核桃仁各20克,莲子、芡实、山药各10克。

  安胎也是重点调养气血,可用益气养血膏、安胎汤。

  2.锻炼

  锻炼可以疏通气血,胜过吃很多补药。经常不锻练的人,气血循环就不好。可以选择慢跑、调息、打坐、瑜珈、八段锦、大自然养生经络操等。有血淤的人更要加强锻炼。

  3.艾灸或按摩

  三阴交:是肝脾肾三个经络交汇的大穴,也是女性的黄金穴位。

  足三里:长寿穴。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扶正祛邪。

  肚脐:培元固本。

  4.静心

  “凡七情六欲者,皆是盗人元气之贼也。”养气血的根本方法是静心。降低欲望,也可以减少元气的耗散。现代人什么都想要多一点儿,不知不觉中把身体搞挎,蓦然回首,后悔不已。平时多静下心来问一问自己,我真的需要那么多吗?什么才是真正的财富?看到重症病房无法自理的病人,被医生判死刑的癌症晚期患者,因中风无法正常走路的人们······能健康地活着,就十分美好。不要以为这些疾病离我们很远,因为在健康面前,人人平等。

  ps:心梗是因为心阳不足,无法推动血在经脉中的运行,调理气血是关键。可用八珍粉、益气养血膏、田七、丹参。艾灸内关、至阳、神阕、足三里。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