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炒菜天天吃的油,90%以上的家庭都用错了
我们每个人在家炒菜都要用油,但是油的正确食用方式,经过调查才发现,90%以上都搞错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如何更健康的食用我们的炒菜油。
动物油
一、猪油更健康?
现在得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越来越多,是因为大家都不吃肥肉、猪油,改吃植物油造成的,所以猪油其实要比植物油健康……
实际上,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是吃油太多。
而动物油相比于植物油,含有更多的饱和脂肪,各国的膳食指南都建议要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从这个角度看,猪油真的不比植物油健康。
如果喜欢吃猪油,偶尔吃点没关系。
但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无论是动物油还是植物油,都要少吃。
囤货
二、促销的油多买点囤着?
最近几年,油价越来越贵。逛超市的时候,如果发现有促销,很多人都会心动,想多买几桶回家囤着慢慢吃。
但是丁香医生要提醒大家,大桶的油开封后,如果存放不当,不仅品质会下降,甚至容易出现变质,闻起来有股哈喇味。
这种油不仅难吃,还有害健康。
所以,如果家里人口不多,一两个月吃不完,那促销的大桶油,便宜也别买。
如果家里人多用油快,问题不大。
专一
三、只吃一种油?
有人觉得花生油香,就一直吃花生油;也有人觉得越贵的油越好,所以一直吃橄榄油或亚麻籽油。
这是不对的。
1.不同的油,烹调方法也不同。
例如香油、亚麻籽油,适合做凉拌菜;菜籽油、花生油,适合做炒菜;棕榈油、黄油,适合做煎炸。
如果用香油来炒菜、煎炸,不仅浪费,而且容易产生有害物危害健康。
2.不同的油,营养价值不同。
油脂的脂肪酸组成是不一样的,长时间只吃一种,不利于脂肪酸均衡。
所以,油最好换着吃。
健康
四、买「无胆固醇」的植物油?
很多人担心胆固醇摄入过多,影响心脑血管健康,所以有商家就推出了「无胆固醇XX油」。
这完全是炒作出来噱头。
因为所有植物油,都不含胆固醇!
还是有商家以此为噱头
五、压榨油比浸出油好?
植物油从加工工艺上分为两种:压榨油和浸出油。
网上传言说,浸出油在制作过程中,会使用正己烷作为浸出溶剂,对健康危害极大!
实际上:
用于食用油加工的正己烷,必须是食品级的,重金属残留量很低;
合格的浸出油,不允许检出正己烷等溶剂。
所以,不论是压榨油还是浸出油,只要是合格品,一般都是安全的。
六、买调和油不看配料表
有些人觉得,既然食用油要换着吃,那直接买调和油不就好了。
调和油是多种油混合后的产品,对于懒得换油的人来说,好像确实方便一点。
但要小心商家的猫腻。
例如某品牌的山茶橄榄调和油,看名字以为主要是山茶油(油茶籽油)和橄榄油,很是高大上。
但实际上,配料表中最多的是玉米油和菜籽油,橄榄油和油茶籽油特别少。
80%是玉米油、菜籽油和葵花籽油
买东西不仅要看保质期,还要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
习惯
七、油冒烟了才下菜?
油冒烟再下菜,是老一辈的烹调经验。
在他们那个年代,油中的杂质比较多,油冒烟(杂质挥发),才代表油温足够高。
但现在我们用的油都是精炼过的,杂质少。如果冒烟其实代表油温已经过高,油烟本身就对身体有害,过高的油温还会产生更多有害物,而且也造成食物营养损失。
老油
八、煎炸油反复用
煎炸通常需要较多的油,很多人用完之后舍不得把旧油倒掉,会把它继续用来炒菜。
这样做虽然挺节省,但煎炸过的油含有很多残留物,不仅容易变质,而且有害物多。用这样的油炒菜,对健康很不利。
九、自榨油、土榨油更健康
很多人觉得土榨油或自榨油,不仅更香,而且更健康。
然而实际上,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1.未精炼,杂质多。
土榨油和自榨油含有较多的杂质,虽然油确实更香,但它容易变质,炒菜时油烟也比较大,不利于健康。
2.1类致癌物黄曲霉素超标。
黄曲霉毒素常见于发霉的花生、谷物中。
大厂家的油,从选料到加工,都有严格的标准,合格率较高,但自榨油和土榨油,没有质量控制也缺乏监管,黄曲霉毒素超标严重,长期吃会增加癌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