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忽冷忽热,总是爱感冒;很多人感冒后会咳嗽不止,这是最闹心的事情;有时痰多而清稀,有时一咳会干呕,身上怕冷还会发热,身体疼痛而沉重,更有人咳嗽时候,身体出现浮肿;这些问题早在1700年前就有人研究过,这个人就是张仲景。下面小编给你讲讲张仲景《伤寒论》中的治咳喘的名方“小青龙汤”。
古经方张仲景《伤寒论》方剂:小青龙汤
麻黄6克、生白芍9克、细辛3克、炙甘草6克、桂枝9克、半夏9克、五味子6克、干姜6克。
适应病症:外感风寒,内停水饮。症状有怕冷,发热,不渴,没有汗,有浮肿。身体有疼痛和沉重感,胸口有痞闷感,干呕,咳喘。
对咳喘、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小儿百日咳以及后遗症、肺炎、流感、浮肿、关节炎等皆有效果。
小青龙汤加减方
如果嘴里发渴,拿掉半夏,加天花粉10克。
如果有腹泻,拿掉麻黄,加芫花6克。
如果有噎嗝,拿掉麻黄,加制附子9克;严重的加丁香5克、柿蒂9克、旋覆花10克。
建议:熬制时将附子先入锅熬五十分钟,然后放入其他中药继续熬。
特别注意:由于方中含有附子,尽量不要自己熬,本方仅供学习和参考,入药熬制请到药店咨询当地的中药店坐堂医生!
如果排尿不顺利,小腹胀,拿掉麻黄,加茯苓20克。
如果喘比较严重,拿掉麻黄,加杏仁12克。
小青龙汤加减方适合哪些病症?
一、常年咳嗽
病因:咳嗽受寒而引起,每年都发作,发作的时候,喘息胸闷,痰多,泡沫清稀,咳嗽时心跳厉害,畏寒怕冷,舌淡苔白,属于肺有寒饮,肾阳不足。
用小青龙汤加减:麻黄9克、桂枝6克、细辛3克、姜半夏9克、五味子6克、干姜5克、甘草6克、瓜篓仁9克、枳实9克、制附子6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
建议:熬制时将附子先入锅熬五十分钟,然后放入其他中药继续熬。
特别注意:由于方中含有附子,尽量不要自己熬,本方仅供学习和参考,入药熬制请到药店咨询当地的中药店坐堂医生!
二、受寒感冒引发的咳喘和浮肿
小青龙汤加减:麻黄6克、生白芍9克、细辛3克、炙甘草6克、桂枝9克、半夏9克、五味子6克、干姜6克,如果小便排便困难加茯苓20克,如果发烧加生石膏30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
三、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一到冬天就发作,天气变暖就好转些。身体怕冷,喘气较急,痰清稀,痰颜色发白,西医诊断为哮喘性支气管炎。在中医上属于寒饮伤肺。
用小青龙汤加减:麻黄6克、桂枝6克、白芍9克、细辛3克、五味子6克、干姜6克、半夏9克、炙甘草6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五付之后,即可见效。之后,用金匮肾气丸配合后爱暖参茶,补脾肾阳气。
四、咳嗽明显的受寒感冒
用小青龙汤配合感冒软胶囊。一般两付即可见效。
五、小儿咳嗽日久
小儿咳嗽日久,是如果因受寒感冒而引起,口水较多,想吃饭还吃不下去,咳嗽较多,咳嗽时有干呕。小腹胀,脸色发黄而身体有浮肿。是寒饮犯肺,久病伤及到脾。用小青龙汤剂量的的三分之一,或者二分之一。服用两付即可。
然后用用调脾胃之方善后:人参10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炙甘草5克、陈皮9克、姜半夏9克、木香6克、砂仁6克。这是成人的量,小儿用二分之一就可以。
六、肺气肿
肚子胀满、吃的少、小便少、眼睛和下肢浮肿、痰多,咳喘不能平躺。该症为寒饮久蓄。
小青龙汤加减:麻黄6克、生白芍9克、细辛3克、炙甘草6克、桂枝9克、半夏9克、五味子6克、干姜6克、茯苓30克。服用三付后,改为:茯苓15克、炙甘草9克、五味子15克、干姜9克、细辛9克、半夏15克、杏仁12克,服用5付。
延
伸
阅
读
1、老年女性排尿困难,尿发烫而疼痛,尿色发黄或者发红:猪苓15克、茯苓20克、泽泻12克、滑石10克、阿胶9克(打碎冲服)。
如果发热严重,加栀子8克,如果疼痛严重加黄柏9克。
如果有尿路结石,加金钱草12克、甘草3克、白茅根15克、鸡内金5克(打碎冲服)。
2、黄褐斑:当归15克、赤芍12克、白术15克、川芎10克、茯苓15克、泽泻10克、熟地15克、枸杞15克、白芷12克、白芨9克、白芥子8克、益母草10克、天花粉6克、红花6克。
孕妇不要服用!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
友情提示:中药材的熬制很讲究方法,先放和后放,加凉水还是热水,都是在熬制中使用!特别像制附子剧毒、阿胶需要打碎冲服、生姜、干姜还不是同一味药材。所以,建议大家熬药要咨询当地中药师,比较复杂的还是建议大家在药店熬制,切勿自己煎药服用,影响效果,延长病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