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毋庸置疑,是一种拳术,是一种最初作为杀人技的拳术,但是她也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引导术的完美结合,是一种高层次的人体文化,更是一种以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武术运动。随着时代的变迁,太极拳由最初侧重杀人技转变为侧重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并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代表进行文化输出,尤其是在近几年,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太极拳总共有三大功能 一、技击 太极拳在技击上别具一格,特点鲜明。它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为此,太极拳特别讲究“听劲”,即要准确地感觉判断对方来势,以作出反应。当对方未发动前,自己不要冒进,可先以招法诱发对方,试其虚实,术语称为“引手”。 一旦对方发动,自己要迅速抢在前面,“彼未动,己先动”,“后发先至”,将对手引进,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转移对方力量,乘虚而入,全力还击。 太极拳的这种技击原则,体现在推手训练和套路动作要领中,不仅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而且在攻防格斗训练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太极拳技击法皆遵循阴阳之理,以“引化合发”为主要技击过程。技击中,由听劲感知对方来力大小及方向,“顺其势而改其路”,将来力引化掉,再借力发力。 二、养生 太极拳虽属于中华武术的范畴,也可说成是中国医学的组成部分之一。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达到祛病、健身、养生、延年的目的。 在我国较早的一部医书《黄帝内经》中就记载有:“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具,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犷醉以入房,以欲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讲的全是预防疾病,保持健康,正威则邪不侵,体壮则疾病不生的道理。太极拳运动便是这些道理的切实体现。 太极拳良好的养生保健功效,只有经过长期的锻炼才能发挥出来,首先,太极拳同其他体育项目一样,锻炼效果的出现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实践证明,太极拳养生保健功效的获取,贵在坚持练习。每位立志习练太极拳进行养生保健者,都应从中悟出持之以恒的道理。 三、文化 太极拳代有发展,传承至今。太极拳讲究阴阳开合、刚柔相济、以意顺气、以意催形,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武苑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杰出贡献。 太极拳即是祖国绚烂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个小小组成部分,它又是凝聚传统文化于一身的光耀夺目的明珠。 它的根深深扎入中国传统哲学、中国传统养生学、中国传统医学、中国传统美学等多学科的广袤深厚的领域因此太极拳可以说是中国几千年灿烂文化的历史产物。她在长期发展中人们赋予它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其理论根基坚实,显现出高贵的文化气质。 随着时代的变迁,新世纪的人们安居乐业,越来越注重健康养生,于是太极拳的养生功效就被慢慢凸显放大,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推崇。现而今,不仅国内演练太极拳之风盛行,太极拳师还走出国门,将太极拳这一文化瑰宝传播海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迄今,太极拳已成为参与人数最多的武术运动,全世界习练者达三亿多人。 太极拳已作为中国传统的文化的代表,输出海外,其实她早已远远超出了国人对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某种期盼。现代化传播媒体的优势也是促使太极拳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的重要原因。 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使世界人民更深刻的了解中国文化。从而使更多的国际友人接受并去体验和学习。这也是太极拳文化在新时代条件下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