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这个节气,很多人会感觉烦躁、体内湿气重,甚至胃口也受到影响,小暑饮食养生也不妨试试“煮”和“蒸”。
√
水煮鳝片:补中益气除风湿
夏季,很多人喜欢待在空调间里,进入小暑节气后更是离不开空调。但是这样一来,容易诱发风湿,而且寒气易损伤人的脾阳之气,导致中气不足,影响工作效率。暑天人们出汗较多,中医认为气随汗脱。于是,不少人喜欢在夏季给自己食疗补气。暑天往往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缓解期,而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小暑时节最宜吃黄鳝。俗话说,“小暑黄鳝赛人参”。
√
水煮薏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
小暑是进入长夏的第一个节气。中医认为,长夏对应五脏的脾,长夏最大的特点是湿气太重,脾最怕湿邪来犯,受“湿邪”的侵袭容易出现周身乏力、脾胃不和、恶心出汗、手足水肿、大便稀溏等症状。
薏苡仁是一种很好的中药材。中药理论认为,薏苡仁味甘、淡,性凉,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等作用,常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脾虚泄泻等疾病。
长夏湿邪如果困脾,人就会出现面目肌肤发黄、肢体浮肿等症状。薏苡仁长于健脾燥湿,脾湿一除,面部颜色自会改善,因此薏苡仁具有一定的美白功效。建议大家可以煮一些薏苡仁山药粥。取怀山药、薏苡仁各100克,加水熬粥,每日服用,可健脾益肾、抗衰老。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薏苡仁有一定的滑胎的风险,孕妇最好少吃。
√
粉蒸莲藕:安神助眠清热除烦
小暑节气之后,人体出汗多,消耗大,很多人体力都有所下降,常常出现精神疲惫、食欲不振、口苦苔腻、胸腹胀闷、体重减轻等征象,所以中医养生强调补充体力、均衡营养、解热防暑。
民间有小暑吃藕的习惯,藕的营养价值很高,有助补益气血,增强免疫力。此外,藕还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粉蒸莲藕不但口感较好,而且蒸法有助于更多地保留藕的营养物质,有安神助眠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