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针灸治病

  针灸疗法作为人们防治疾病的一种手段,其生存与发展莫不与其临床疗效的高低直接相关。针灸疗效受多方面的、复杂的因素影响,包括辨症和诊断正确与否、疾病的性质、病人的机能状态、针灸工具、穴位选择与相互配伍、针灸的时间和时机、针刺手法、针刺方向、深浅、患者的体位等因素。在临床工作实践中,要发挥针灸治病的最大效果,必须使针灸对机体神经系统起到应有的兴奋或抑制作用。因此,一定要掌握好针灸治病的三个关键因素:刺激的手法、刺激的部位和刺激的时机。

  针刺的原则,《灵枢·九针十二原》篇云:“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而灸法的原则是“寒者温之,虚者补之,陷下则灸之。”凡是实证、热证及阴虚发热证均忌灸。《伤寒论》有明训:“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

  病证有轻有重,原发继发,症状表现有主有次,则针灸当分标本缓急。《素问·标本病传论》云:“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明察标本很重要。标本是个相对的概念,以脏腑经络言,则脏腑为本,经络为标;以患病的先后言,则先病者为本,后病者为标;以治病的规矩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以治法与疾病的关系言,有病在标而刺其本、病在本而刺其标的逆刺法,有病在标即刺其标、病在本即刺其本的从刺法。认识了标本与逆刺、从刺法的分别,治疗时就可以考虑应取哪一条经络,宜用深刺或浅刺哪一种手法,可权其轻重,量其缓急,来进行治疗。

  在一般情况下,应根据“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先治疗本病,后治标病。因本病多属原发病,标病多是由本病变化派生而来,本病得不到控制,则标病亦不能解除,即使暂时缓解,亦不能根治。然而在标病相当急迫,不先解决很可能导致病情危重的情况下,宜“急则治其标”,比如《素问·标本病传论》中明确指出:“先热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小大不利治其标。”腹胀满与大小便不通,虽属后生之标病,但因胃肠乃受盛、化物与传导的要道,“六腑以通为顺”,如果闭塞不通,必生他变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必须先通利大小便,急则治标。大小便通利,则中满可除,进而热降神清,为下一步治疗本病创造了条件。

  对于患有多种慢性病又体质虚弱者,应精简取穴,抓主证治疗。切忌繁复取穴,多病同治,会引起病人疲乏不堪,加重病情。例如:患者原有慢性肾病,症见腰膝酸软,精神困顿,畏寒肢冷,舌淡,脉沉细弱。辨证: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治法:温补下元灸法操作,取肾俞、关元以治本。但若出现脾肾两虚,土不制水,水湿泛滥,见不思饮食、小便不利,甚则周身浮肿,当急则治其标,取三焦俞、水道、三阴交、阴陵泉,利水化湿以治标。若更因感受外邪,见咳逆气喘、泛恶欲呕等水寒射肺的症状,是为标本俱急,随取列缺、中脘、关元、阴陵泉,宣上导下,温阳化气利水,是为标本同治。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