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心平气和就是健康的最佳状态,是养心之道

  古人的养生观,强调一个“和”字。《闲情偶记》中说:“心和则百体皆和。”和,概括了心里与生理相交相融的深刻内涵。事实上,对于平和体质的人来说,要想保持优异的体质,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做到心平气和。

  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往往无法避免,但用心平气和来到达处事平和,则必须要心胸开阔,宽善待人,遇愁不愁,逢怨不怨,以理智驾驭感情,以平和调节心志。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因由于而破坏了自身的免疫功能,更会使血流贯通,真气舒达,一和百和,身泰延年。

  “药王”孙思邈活到了一百岁,最根本的养生秘诀就是他倡导的“十二少”,即“少思、少念、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好、少恶、少欲、少怒。”同时还提出了他所忌讳的“十二多”即“多思则神殆,对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多语则气亏、多笑则脏伤、多愁则心摄、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混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理、多恶则憔悴无欢”。“十二少”是养生的真谛,“十二多”是丧生之本。

  心气平和,一切要从每一细微处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为人处世,心中常存正大光明的意志。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