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园、热闹的广场上,经常能看到一些倒走健身的人,他们有些边走边拍打双手舒展筋骨,有些走走停停踢腿拉筋。还有不少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把倒走当作治疗“腰突”的一种手段。那么,倒走真的能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吗?
倒走是锻炼非治疗
“倒走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一些田径运动员受伤后,通过这种方法进行身体恢复练习。后来有运动专家指出,倒走其实是一种很好的运动方法。”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椎间盘病诊疗中心主任周红刚介绍,人在倒走时,腰背肌肉有节律地收缩放松,可使腰部血液循环得以较好改善,有助于腰部组织新陈代谢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较好的锻炼腰背肌肉的作用。倒着走改变了平时一成不变的走路方式,使得参与运动的肌肉在用力习惯和顺序上发生改变,可锻炼小脑功能,提高平衡性和协调能力。
对久坐的人来说,通过倒走能够有效缓解身体疲劳和腰背酸痛之苦。但对腰椎间盘突出者来说,只起到功能锻炼的作用,不能作为治疗方法。所以,一旦得了“腰突”,最好是去医院进行检查并确诊,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如何倒走大有讲究
“倒走最好是正向与逆向行走交替进行。”周红刚说,逆向行走是对通常处于收缩紧张状态肌群的一种放松。每天坚持,能减少组织损伤。要注意的是,逆向行走锻炼需要目视正前方,若总是扭头看着行进方向,会造成脊柱旋转,反而加重病症。
周红刚说,倒走的速度和运动量建议开始时以每分钟60步为佳,健康人应控制在每分钟90~l00次,腰痛者的脉搏应控制到比自己安静时增加10次以上为最好。
在走路之前,还要做好以下三项准备工作:
1.正确穿着。穿一双软底跑鞋,保护脚踝关节免受伤害,穿一身舒适的运动装,有利身体活动。
2.热身充分。做做伸展、拉伸四肢的运动,防止运动损伤。
3.带瓶水。运动时多次少量地补充水分可防止脱水。
倒走还需预防摔倒
倒走锻炼固然有好处,但周红刚提醒,这种运动对人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反应能力等要求相对较高,平衡性差、患有骨质疏松的老人尽量少倒走,因为老人腿脚本来就不灵便,脚底下稍微绊一下或一打滑,就很容易仰面摔过去。
“人在摔倒时,会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如果向前摔,手还可以帮助缓冲,降低危险性。”周红刚说,如果仰面而摔,根本不可能自我保护,如果屁股先着地,有可能出现腰椎、尾骨损伤;如果头部先着地,就会造成颅内出血。
周红刚就此建议,若选择这种方式锻炼,需要避开有河流、桥段、建筑工地等坑洼或缺少安全保障的地方,尽量选择空旷的地方,倒走时还要多注意脚下,看看有没有台阶、石头或坑洼的地方。“倒走的步速不宜太快,力求走得稳,两眼要平视前方以便掌握方向。”周红刚说,为了安全,最好使前脚掌擦地交替后退。还可采取结伴而行的办法,一人正向走,另一人倒步走,交替轮换,互相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