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亦称为髓核突出(或脱出),或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椎痛。本病由于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的组织,如脊神经根、脊髓等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临床症状
临床上90%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腿同时患病,这是由于椎间盘髓核组织的突出,压迫和刺激腰脊神经根而引起腰腿串痛,即腰痛伴根性坐骨神经痛。
疼痛有腰臀部开始,多向一侧下肢沿坐骨神经分布(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足背外侧,足跟或足掌)呈放射性疼痛。每遇站立,咳嗽,打喷嚏和大便用力时均可使疼痛加剧,屈膝屈髋或卧床休息后疼痛可减轻。
久之,患侧下肢小腿后外侧,足背、足跟、足掌等处皮肤感觉减退或麻木,或伴有臀部及患侧下肢的肌肉萎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常在腰部和腿部有压痛点。
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一定的好发趋向,具体的说,好发于以下这些人:
年龄
从年龄上讲,本病一般发生在20~40岁之间,即青壮年易发生此病。尽管这一年龄阶段是人体体力最充沛的时期,但椎间盘的退化,特别是纤维环的退变已经开始,加上这一年龄范围的青壮年的运动量相对较大,因此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会也较多。
性别
从性别上讲,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男性。这是因为男性体力活动较多、较频,腰部活动范围大,因此腰椎受损伤和退变的机会也较多。但由于女性有不同的生理期或穿着上的原因,如怀孕、喜欢穿高跟鞋等,从而造成腰椎前凸负荷增大等,其发病率并不低。
体型
从体型上来讲,一般过于肥胖或过于瘦弱的人易致腰椎间盘突出。身体肥胖的人,特别是腹部过于肥胖的人,除了本身脂肪组织较多、肌肉组织较少之外,腹部重量的增加也可使腰部负荷增大,特别是使腰部肌肉增加额外的负荷,从而增加的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率。而身体过于瘦弱的又因为肌肉组织太少,力量较弱,也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
职业
从职业上讲,虽然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见于各行各业,但一般劳动强度较大的产业工人更多见。当然,脑力劳动者发病率也不低,这可能与脑力劳动者长期处于坐位和活动量很少有关系。
姿势
从姿势上讲,每天常常伏案工作的办公室人员及经常站立的售货员、纺织工人等较多见。长期体位固定,姿势变化较少,腰部肌肉常处于某个方向的紧张状态,均可造成腰椎间盘突出症。
生活和工作环境
从生活和工作环境讲,若环境经常潮湿或寒冷,也易发生腰椎间盘突出,例如,夏天的空调环境、潮湿的矿井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的条件。
女性不同时期
从女性不同时期讲,产前、产后及更年期为女性腰椎间盘突出的危险期,妇女怀孕期,尤其是后期,因为有胎儿的不断增大,势必造成她的腰椎过度前凸,从而增加腰部负担。产后由于内分泌系统的改变尚未恢复,骨关节及韧带都较松弛,这时也易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