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的以肛门生殖器部位增生性损害为主要表现的性传播疾病。大多发生于18~50岁的中青年人。大约经过半个月至8个月,平均为3个月的潜伏期后发病。此病较为常见,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1~8个月,平均3个月,主要发生在性活跃的人群。
1.典型的尖锐湿疣
生殖器和肛周为好发部位,多见于包皮、系带、冠状沟、龟头、尿道口、阴茎体、肛周、直肠内和阴囊,偶可见于腋窝、脐窝、口腔、乳房和趾间等。男性包皮过长是尖锐湿疣发生的促进因素。
损害初起为细小淡红色丘疹,以后逐渐增大增多,单个或群集分布,湿润柔软,表面凹凸不平,呈乳头样、鸡冠状或菜花样突起。红色或污灰色。根部常有蒂,且易发生糜烂渗液,触之易出血。皮损裂缝间常有脓性分泌物郁积,致有恶臭,且可因搔抓而引起继发感染。本病常无自觉症状,部分病人可出现异物感、痛、痒感或性交痛。直肠内尖锐湿疣可发生疼痛、便血、里急后重感。
2.HPV亚临床感染
指HPV感染后在临床上肉眼不能辨认,但以醋酸白试验(用5%醋酸溶液涂抹或湿敷后发现局部发白)、组织病理或核酸检测技术能够发现HPV感染的证据。
3.与肿瘤的关系
大量流行病学资料表示,HPV感染(主要是高危型HPV,如HPV-16、18型)与生殖器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如阴茎癌。
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
检查
1.醋酸白实验
用3%~5%醋酸液局部外涂或湿敷5~10分钟可在HPV感染区域发白,即所谓“醋酸白现象”。但特异性不高,有些慢性炎症,如念珠菌性外阴炎、生殖器部位外伤和非特异性炎症均可出现假阳性。
2.细胞学检查
用阴道或宫颈疣组织涂片,巴氏染色,可见到两种细胞,即空泡化细胞及角化不良细胞同时存在,对尖锐湿疣有诊断价值。
3.组织病理检查
如在棘层上方及颗粒层出现空泡化细胞,是诊断HPV感染的重要证据。
4.免疫学试验
采用抗HPV蛋白的抗体检测病变组织中的HPV抗原。该方法敏感度不高,检出率只有50%左右。
5.聚合酶链反应(PCR)
是目前检出HPV感染的最敏感的方法,又可做型特异度分析,具有敏感度高、方法简便迅速的特点。已在临床上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