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肩痛主要痛点在肩关节周围,故称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俗称肩凝、漏肩风或冻结肩。起病多因肩关节周围组织,受寒、外伤等所致。其主要症状为颈肩持续疼痛,患侧上肢抬高、旋转、前后摆动受限,遇风遇冷后疼痛加重。疼痛特点是胳膊一动就痛,不动不痛或稍痛,梳头、穿衣、提物、举高都有困难。如不及时治疗,拖延日久可使关节粘连,患侧上肢变细,无力甚至形成废用性萎缩。该病多见于50岁左右的中年人,故老百姓也俗称为“五十肩”。
什么原因会导致肩周炎?
1、年龄因素:本病大多发生在50岁以上中老年人,软组织退行病变,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是基本因素。
2、环境因素:受寒或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慢性致伤力是主要的激发因。
3、物理因素:上肢外伤后肩部固定过久,肩周组织继发萎缩、粘连。
4、其他因素:肩部急性挫伤、牵拉伤后因治疗不当所导致,临床上也称为外伤性肩周炎等。
肩周炎有哪些症状?
1、肩部疼痛:发病时肩部呈阵发性疼痛,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顿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或肘部扩散,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疼痛有昼轻夜重这一特点。
2、肩关节活动受限: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外旋更为明显,甚则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特别是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
(3)肩部畏寒:患肩怕冷,受寒后则疼痛加剧。
(4)压痛: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处,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
(5)肌肉痉挛与萎缩: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围肌肉早期可出现痉挛,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弯不利等典型症状,此时疼痛症状反而减轻,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
治疗时选取那些穴位?
1、肩井穴: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最高处。此穴位于人体的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属于胆经的穴位,临床常用于治疗肩背痹痛,手臂不举等。按揉肩井穴时先以左手食指按揉右侧肩井穴五分钟,再以右手按揉左侧肩井穴五分钟,力量要均匀,以穴位局部出现酸胀感为佳。每日早晚各一次。
2、曲池穴:人体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现代常用于治疗肩肘关节疼痛,按揉曲池穴时先以左手食指按揉右侧曲池穴五分钟,再以右手按揉左侧曲池穴五分钟,力量要均匀,以穴位局部出现酸胀感为佳。每日早晚各一次。
3、肩髎穴:位于肩部,肩关节的后方,当胳膊向外展开时在肩部前后各有一个“小窝”,后面那个位置就相当于肩髎的位置。临床善于治疗臂痛,肩重不能举,具有舒筋通络止痛的功效。按揉时间以五分钟为度,力量要均匀,以穴位局部出现酸胀感为佳。每日早晚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