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泡脚你以为只是祛寒?不懂这些,泡多久都是白搭

  脚又被称作“人体的第二心脏”,这是因为现代科研已经证明:人的双脚上,存在着与各脏腑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当用温水泡脚时,可以刺激这些反射区,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调理内分泌系统,增强人体器官机能,取得防病治病的保健效果。

  同时,热刺激会使足部微循环加快,使得水中的药物成分快速地被吸收,直接进入人体血液循环,使泡脚治病的效果更胜于口服给药。

  但是泡脚有益的前提是正确地泡,包括水温、时长等等。此外泡脚也不是百无禁忌的,一些特殊人群和某些特殊情况下不宜泡脚。

  一、晚上泡脚,养肾补血

  专家建议:晚上九点泡脚,最能养肾——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段补肾,是因为此时是肾经气血比较衰弱的时辰,在此时泡脚,身体热量增加后,体内血管会扩张,有利于活血,从而促进体内血液循环。

  如果泡完脚后,再适当做几分钟足底按摩,对身体的血液循环更好,脏腑器官也更能得到进一步的调节。泡脚后,建议不再进行其他活动,隔数分钟即入睡,补肾效果更佳。

  血虚、血淤:手脚冰凉、舌质黯淡、脸上有斑、心脏发紧、憋闷、喘不过气,适合晚上泡脚。

  热水中,放红花(味辛,性温,归肝经和心包经,破血、行血、和血、调血),活血化瘀;疏通肾、肝、脾三条阴经。

  二、泡脚的窍门

  我国传统中医理论也早就有“一年四季沐足:春天洗脚,开阳固脱;夏天洗脚,暑理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蠕;冬天洗脚,丹田湿灼”的记载。

  水中放盐:治便秘,还可以消除疲劳,帮助睡眠。

  水中放醋:治脚臭,祛除脚臭、治脚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风湿。

  水中放生姜、陈皮、薄荷:治脾胃虚,暖脾胃,祛湿邪。

  水中放花椒:除臭祛湿、利气行水、扶助阳气。

  水中放白芍、益母草、当归:治痛经,痛经一般是体寒或气滞血瘀引起,白芍除阴气、祛腹痛、通顺血脉;益母草去瘀生新,活血调经;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还可以使皮肤白皙红润,改善手脚冰凉的问题。

  水中放干姜:治风湿骨痛、怕冷怕凉。干姜温中散寒、回归通脉。

  水中放黄芪10克、透骨草10克、伸筋草10克、花椒6克:缓解糖尿病(阴虚所致)。花椒祛湿;黄芪补气固表;透骨草可以帮助药物透过皮肤深入肌体,发挥药力。

  三、泡脚最佳时长

  虽然沐足对肩背腰腿关节疼痛、失眠、皮肤瘙痒和咳喘等当季常见病、多发病的保健效果不错,但要注意根据个人体质和疾病控制好浴足时间的时间,一味用热水长时间浸泡对身体健康并没有好处。

  很多人喜欢从水很烫泡到水全凉了,甚至有的不停添加热水,持续泡一两个小时,这是错误的做法。

  泡脚时间以30~45分钟为宜,每天或隔一天泡一次即可。还有中药热足浴方法:每次足浴前,先在水里放入煎煮过的药液(可对水稀释),然后按普通热足浴的方法进行。

  但是,特别提醒老年人,泡脚时间要再短一些,因为老人泡得太久,容易引发出汗、心慌等症状。所以,老人每日临睡前泡脚20分钟为佳。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