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疗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难经·六十六难》记载,“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五藏六府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
肚脐虽然面积很小,但在中医看来,它是一个全息单元,脐的中央及上下左右分别与五脏相对应,其分布规律恰如“阴阳鱼”。
▼阴阳似肚脐,五脏对应肚脐的五个方位
《难经》对五脏不同病症在肚脐位置的病理反应进行了描述:“假令得肝脉……脐左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假令得心脉……脐上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假令得脾脉……当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假令得肺脉……脐右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假令得肾脉……脐下有动气,按之牢若痛。”
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确定了肚脐边缘上下左右四点及肚脐中心,分别与五脏中的心、肾、肝、肺、脾相对应。
当五脏出现病变时,肚脐的对应点就会出现压痛反应,我们自己可以通过按压对应点,来判断究竟是五脏的哪个脏器出现了异常:
心
肚脐上方边缘将有明显的压痛。
心受外邪干扰可表现为心情郁闷,口舌生疮等症状。
肝
肚脐左侧边缘就会有明显的压痛。
肝的功能异常时,人往往伴随易怒、生气等不良情绪。
脾
肚脐中心常会出现明显的压痛。
脾的功能异常,人体的外在表现通常包括疲倦乏力、没有食欲、腹胀、腹泻或大便稀溏等。
肺
肚脐右侧边缘将有明显的压痛。
肺受外邪干扰可表现为感冒、咳嗽等症状。
肾
肚脐的下方边缘就会有明显的压痛。
肾虚常常表现为腰膝酸软、健忘、四肢发冷等症状。
专家指出,这些对应点既能够反应各个脏腑功能的异常,又可以用于调理脏腑功能。
下面,手把手教大家一套实用的肚脐按摩手法:
揉脐操作方法定穴明确五脏对应点的位置,用拇指指腹末端适当用力按压,自我感觉有明显压痛时,便是所选穴点。
按揉以拇指指腹末端顺时针按揉50次,然后再逆时针按揉50次,同时要注意配合均匀的深呼吸。
次数当两个以上穴点出现压痛反应时,应分别按压每个穴点为佳,每日按揉3~5次。
随着按揉次数的增多,五脏失调相应的症状会出现好转,穴点处的压痛感也会相应减轻。此时可以逐渐减少按揉的频率,直至症状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