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通常将局限于头颅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统称头痛。头痛病因繁多,神经痛、颅内感染、颅内占位病变、脑血管疾病、颅外头面部疾病、以及全身疾病如急性感染、中毒等均可导致头痛。青少年、中年和老年均可发病。
头痛不容忽视
头痛80%左右是紧张性、神经血管性头痛或偏头痛。它们的发生或加剧都与精神情志因素有关,如股市的潮起潮落、麻将桌上的一赌输赢、学习的高度紧张、工作和社会竞争等皆可以引发头痛。头痛时间越久,对患者的身心的伤害也越来越大。
1头痛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
头痛患者在头痛发作时不能正常的工作和思考问题,患者睡眠质量较差,白天没有精神,这都严重的影响了患者日常工作和生活。对于处于学习期的患者来说,头痛会造成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2头痛可诱发其他身体疾病
头痛会增加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导致出现脑梗死、脑出血、高血压病等。还有的头痛患者出现视物不清、畏光畏声、注意力下降及其他自主功能障碍,如排尿障碍、听力下降、耳鸣症状。
3头痛可诱发心理疾病
很多头痛患者因为头痛的困扰,加以失眠、焦虑,很容易形成心理问题,诱发抑郁症、强迫症等,导致患者情绪波动明显、心理脆弱、丧失信心。更有严重者会形成精神分裂、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经常头痛怎么办:“分经论治”
头痛发作,若由于情绪紧张、压力过大、神经血管性等原因诱发,排除颅内感染、占位等疾患,往往分经选取穴位按压、点揉,达到疏经通络、理气止痛的作用,疼痛明显缓解。
阳明头痛,痛在前额
阳明头痛,在前额及眉棱骨处。头痛而胀,面红目赤,口渴喜饮,或伴呕吐,吐后则缓,或大便不畅,舌尖红,苔薄黄,脉浮。多因阳明经郁热所致。
取穴:
手阳明大肠经合谷穴
别名虎口。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足阳明胃经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
少阳头痛,痛在两侧
少阳头痛,在头之两侧,并连及于耳。头昏胀痛,两侧为重,可伴心烦易怒,夜寐不安,口苦面红,或兼胁痛,舌红苔黄,脉弦数。多因火郁少阳,阳亢风动所致。
取穴:
手少阳三焦经外关穴
在前臂后区,当阳池穴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侧远端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足少阳胆经足临泣穴
足临泣穴位于足背外侧,第四趾、小趾跖骨夹缝中。
太阳头痛,痛在后枕
太阳头痛,在头后部,下连于项。头痛连及项背,有拘急收紧感,遇风加重,口淡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多因风寒外袭太阳经所致,痛连项背。
取穴:
手太阳小肠经后溪穴
后溪穴位于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近端掌横纹头赤白肉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