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现在已被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了,如何煎中药,这里面也有很多的学问,器具、火候、时间等都要考虑,很多人拿着中药回家,但不知道该如何正确的煎药,下面就教大家中药怎样煎煮疗效才最好,一起来看看吧!
你需要准备的煎药用具
煎药容器
搅拌棒
药淋子
筷子
要特别注意煎煮容器的选择,这与药液质量的关系非常密切,以砂锅、瓦罐为好,陶瓷次之,忌用铁锅、铜锅,最好也不用铝锅及不锈钢容器来煎药,以确保中药的疗效。
煎药前的准备
中药煎煮前不要清洗。这是因为:
(1)水洗可使药材的水溶性成分丢失;
(2)水洗可使粉末类药材丢失:中药中又不少药材是粉末类的,也有的在配药时需研碎,如果用水洗,会造成这些药物的流失。
(3)水洗可致部分药材辅料丢失:由于有的药材在炮制过程中加入蜜、酒、胆汁等辅料,而这些辅料易溶于水中,若用水冲洗,可导致部分辅料丢失。
因此,在煎煮中药之前,不宜用水冲洗药材,以免造成药材成分的丢失,影响药物的疗效。
目前各医院、药房所售中药饮片一般均为炮制后的药材,没有特殊情况,一般不需要清洗。
煎药前如何浸泡药材?
一般用冷水浸泡:以药材浸透为准,用水量以高出药面为度,泡的过程中最好不时用搅拌棒搅一下,这样泡的均匀一些。
浸泡时间:30~60分钟左右,天冷时要延长浸泡时间,或者可用温水,这样煎出的药效果更好。
浸透后再煎煮,则有效成分易于煎出。
煎药火候的掌握
煎煮中药有“武火、文火”之分,将浸泡后的药材开始用大火(武火),煎沸后改用小火(文火)。
中药的煎煮一般需要两次,煎第二次的时候水量为第一煎的1/3~1/2,熬完后,可用一根筷子放在砂锅沿上挡住药渣,再用药淋子过滤,两次煎液去滓滤净混合后服用。
煎中药把握好火候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正确掌握煎药火力和煎药的时间非常重要。久煎使药材过度挥发而造成损失,时间太短则药效不能释放影响疗效。
一般药材:多用武火急煎法,煎煮时间要短,头煎药煎沸15分钟即可,二煎药煎沸10分钟即可;
解表药、清热药:宜武火煎煮,时间短,煮沸后煎3~5分钟即可;
补益类药物:因其滋腻质重,需久煎方能出汁,开始用大火(武火)将药煎沸后,再用文火慢煎,可续煎30~60分钟左右。二煎时间略微缩短,药煎沸后用文火煎熬20~30分钟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