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太极拳理与经营之道(沈善增)

  现在图书市场上、报刊上,从东方文化、儒释道角度谈企业管理、商业伦理的书多起来了,这首先是好现象。

  一是说明大家对中华文化重视起来了,有文化回归的愿望。晚清以降,一百多年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批评越来越激烈,后来发展到严重妖魔化的程度,洪洞县里无好人,现在被捧为国学大师的胡适,当年他公开说,他提倡整理国故,目的就是要通过“科学”的考证,证明国故里面没什么东西。国学大师如此,反对国学的、对国学的嫉恶如仇的就可想而知了。但曾几何时,国学又热起来了,被一些专攻国学、哲学、中国文化的专家学者贬之为“心灵鸡汤”的于丹的书,不算盗版,销到几十万册,说明中国人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是骨子里的,曾经离弃,但终究要回来。也说明人确实是“文化动物”(西方文化符号哲学的开创者,现代哲学的鼻祖恩斯特·卡西尔的定义),中华文化就是中国人人格的表现,两者其实是须臾不可分的,中国人若与中华文化分道扬镳,就是人格的分裂,这对一个最古老又最具生命活力的民族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二是说明人们对企业管理、商业伦理的理论兴趣,已经从实用功利转向了形而上的“道”。一位熟谙西方文化的朋友曾对我说,西方人,包括在思维方式上已经西方化的日本人,他们有本事把一项技艺研究得很精细,可操作性很强,如他们可以把中国武术发展为柔道、空手道、合技道、相扑技术,从技术层面上说,比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拳的技术要完整、成熟,训练容易出成果,但在形而上的、本质的层面上终究要差一口气。所以,在技术上可以达到精良,却难以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我接触到的一些想通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来提升他们的管理、经营水平的年轻的金领、白领,欣喜的看到,他们的读书学习不是那么急功近利,而是着眼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通过改善人生观来改善自己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他们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有点像现代中国人对待中西医药,西医是对付急病的,中医是调理身体、治疗慢性病的(这观念未必正确,但很普遍)。这说明,因为骨子里的原因,他们已经感到中华文化里有“心灵鸡汤”、卡耐基的公关技巧所没有的好东西,他们需要这样的好东西,这个好东西就是“道”,而不是“术”。《老子》为“道”命名;《周易·系辞》里提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记录了孔子的思想;“道”与“术”的区分,是《庄子》明确提出来的;直到西方现代哲学才有“价值理性”、“工具理性”的观念与其近似,而此“道”“术”有层次差别的理念经两千多年已经积淀到中国人思维方式的深层。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学习马克思主义要学立场、方法、观点,就是这一理念的现代表述,方法是道,立场与观点是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也是这一理念的现代表述,马克思主义是道,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后得出的一些方针、政策、策略是术。道不变,术一定要变,因为道的不变就体现在它可随术常变,也可以说,唯万事万物常变这一点是不变的。

  这一理念,是中华文化、哲学所特有的,所以,中国人理解起来好像不太困难。西方哲学原来没有,现代有了,但对此的认识,总还是有隔膜。就是印度,佛教中有此理念,还是核心的理念,但印度的早期佛教徒,声闻众与缘觉众,受其重形式逻辑思辨的思维方式的局限,对此还是不大能理解,要待禅宗传到中国,六祖惠能开“直指人心,明心见性”的法门以后,才开花结果,蔚然成势。佛教大乘与中小乘的差别,实际主要是思维方式的差别。

  这个“道”“术”差别的理念为什么这么重要?这正是本文要说明的。但我先要说,从满足读者求“道”需求这一点来说,现在绝大部分貌似引用儒释道、老孔庄的观点来阐发企业管理、商业伦理的书与文章,是不合格的。因为在这些书与文章里布的道,不是儒释道、老孔庄之道,儒释道、老孔庄的一些“重言”,只是标签,只是把本来引用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海德格尔、马克思、恩格斯等等的“说”,换成了老子、孔子、庄子、佛陀等“说”。这是因为著书立说者对儒释道、老孔庄的“心谛”(我发明的一个“词”,替代“思想”这个词,“思想”仅是逻辑的、理性的,“心谛”还包含感性,更重要的是需要“悟性”),还没有足够的认识,他们看到西方文化、哲学里的一些观点,中国古圣贤早有论述,异常兴奋,觉得找到了证明中华文化、哲学优秀的理由,所以忙着写出来告诉世人。这种心情值得肯定,但这实际上还是用东方古圣贤的话去证明西方话语(话语就是比“理论”更广泛些的概念,包括一些还不构成逻辑系统的观点)的正确。我为什么对此心态这么熟悉?因为当初我就是这么经历过来的。及至通过深入研究,撰写了《还吾庄子》、《还吾老子》、《老子走近青年》、《孔子原来这么说》、《心经摸象》、《坛经摸象》、《崇德说》等,才知道中华文化、哲学的优秀,不仅是极早说出了当前世所公认的真理,更是道出了至今还为专家、学者、知识分子所难以理解的本质真相。《老子》说:“吾道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这种情况,在科技文明空前发达的今天,信息爆炸的今天,岂但依然存在,而且可以说更加严重。读者有求“道”的需求热忱,作者缺对“道”的感悟体证,只能用“心灵鸡汤”、“处事技巧”来滥竽充数,这是要买椟还珠,使群众的热情迅速冷却的。但反过来是否也说明,真正的国学、真正的中华文明的奥义到了横空出世、闪亮登场的时候了?有用的不一定就是真理,但真理一定有用,当今之世,表面繁华到了令人可怕的程度,危机到了无法躲避的地步,心浮气躁,四顾茫然,不知出路,无处归依,人失去了安全感,遑论宁静愉悦、充实幸福?人人的心灵其实都在呼唤“道”,“道”不是精神的奢侈品,而是生活下去的必需品,真正的“道”还不该登台吗?

  什么是真正的“道”?意识到“道”“术”的差别为什么这么重要?我想先举太极推手为例来加以说明。

  太极推手是让习拳者掌握太极劲的一种训练方法,讲究“用意不用力”。在旁边人看来,可能很神奇,又可能怀疑是配合做戏,怎么不用力气,把人发出老远,或者叫人跌翻在地?我花了四十多年,才参悟其中奥秘,总结出太极推手分四层境界,都完全可用力学解释。

  第一层,化力为劲。“力”指拙力,直来直去。“劲”指柔劲,曲线运动。太极劲,无论是老牛劲、缠丝劲、螺旋劲、掤劲、捋劲、挤劲、按劲、采劲、挒劲、肘劲、靠劲,其实都是曲线运动。化力为劲,就是用弧线去平滑衔接对方的直线进攻力,使对方在曲线运动中失去中心。

  第二层,劲达四梢。拳书上称“力达四梢”,因为已经定义“力”为直来直去的拙力,而拳书又有“梢头劲”之称谓,梢头之力也作曲线运动,所以改成“劲达四梢”。这“四梢”,双手十指端为两梢,头顶百会为一梢,躯底尾闾为一梢。脚趾因为不常用到,作用与手指相似,故不以为梢,或与手指并为一梢。“劲达四梢”,就是寻常以双方接触点为力点,现变为支点,不顶不丢,用意在梢头上使劲作曲线运动,发挥杠杆作用,产生神奇效果。

  初、二层是有为法境界,所谓“有为法”,就是怎么打,用直劲还是横劲,是出手前想好的。其神奇效果,都可以用固体力学原理解释。

  第三层境界,水入无间。无间就是无空隙,一个物体(如堤坝),对另一固体(如铁锤)来说,是无空隙的,对水来说,则可能是有空隙的。而且,水从缝隙里出来,速度加快,成射流状,缝隙也会越冲越大,甚至导致堤坝的倒塌。这就是以柔克刚的作用原理。此原理用到太极推手上,对方的力的分布总是不均匀的,薄弱处即是缝隙,只要我的劲从薄弱处进去,就可收水入堤坝之效。具体操作,只要想一下对方是空的,像泼水一样泼出去,就可产生这样的效果。

  到第三境界,已进入无为法境界,所谓无为法,就是用什么招式打,往什么方向打,都不是我预先想好的,做出什么动作来将对方击出,我自己也不知道,好像是“自动”的。这已经不能用杠杆原理等固体力学原理来解释,而要用流体力学原理来解释了。

  我悟到这一层,原来认为已认识到太极劲的本质了,也就是认识到太极劲的最高层次了,不可能再高了。及至认识到太极推手的第四层次,才知道与第三层次还是有质的差别。也许像佛经里所说的佛与十地大菩萨的无为法的层次差别,但这还是质的差别。本文举例要说明的,就是这种质的差别,但不知是否能说得清楚。

  这第四境界,我称之为“来往皆善”。

  我们常说“来者不善”。你在与人交手时,想到对方是来打你,不管你听劲这么好,功夫怎么深,一刹那的反应,总不是顶(抗住),就是丟(逃避),太极推手讲究不顶不丢,但练习几十年推手的,往往都认为,要做到不顶不丢是非常难的,不顶不丢是仅存在理论中的理想状态。我在认识到第三境界后,总觉得不满足,因为这个境界里,尽管没有了技法、方向等主观意识,但还存在“打人”的主观意志,与太极拳的“舍己从人”、“化即是打”的理念尚有距离。某一天,我忽然想到,既然想一想对方是空的,我的劲力就会“自动”朝对方的薄弱处一拥而入,如入无人之境,意念的作用有如此之大,那么,改变观念,一念间就能做到“不顶不丢”呢?我按此思路想下去,就“自然”想到人在被按摩时,是“不顶不丢”的。被按摩,不会顶,不会肌肉绷紧了去对抗按摩,也不会丢,不会逃避,避让了就享受不到按摩带来的乐趣。试了一下,果然如此。你想到对方是来者不善,是来攻击你,你要不顶不丢很难,你想到对方是来为你按摩,你要顶、丢也难。

  这是“来者善”。还有“往者善”,推手中,往往得己得势(得己,谓自己保持中正,重心稳固;得势,谓对方已经受制,处于别扭状态)时就趁机击发,但在击发前一刹那间,接触点上已然用力,对方听劲好,反应灵敏,往往能利用这一瞬间借力打力,反败为胜。而“往者善”,就是毫无还击之念,没有什么在取得优势的情况下的瞬间爆发,还是想着对方在给自己按摩,接触点上都是对方在按摩你,对方不按了,你还觉得对方在按,你在继续享受,《王宗岳太极拳论》说:“我顺人背谓之粘”,“偏沉则随”,是“粘”(舍己从人)、“随”(顺水推舟)而不是“击”“发”,这样的“往者善”,却因为完全不给对方一点可着力之处,而达到拳论说的“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境界。追根溯源,可以在《老子》中找到根据:“盖闻善执生者,陵行不避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角能顶进来,爪能抓进来,刀能砍进来,一定要接触点上有刹那的坚硬、绷紧,这就是“死地”(《老子》说:“坚强者死之徒”),水没有死地,所以,角、爪、刃对水毫无办法。把自己的身体与劲力弄得像水一样,就“莫之能胜”(《老子》:“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被按摩人人生来就会,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反应,不需要“学”的,从这一点说,是极易;但需要“修”,修就是去除,就是做减法,就是把后天习得的技法、功夫、强力都去掉。这些东西是好不容易学到手的,现在说要去除,理智上、感情上都难以接受,后天建立的“抗击打”的条件反射,也好像变成了本能反应,怎么去除?从这一点上说,又极难。禅宗高僧说:“一切放下!”要一切拿起不容易,要一切放下还不容易吗?你试着做做,就知道要“一切放下”还真不容易。没有人不让你放下,放下不放下决定权完全在你自己,但你到该放下的时候就是不能放下,理智不起作用,感情也不起作用,你就死死的跟自己作对,非常顽强,非常执拗。一切问题的根源其实就在这里。

  因此,认识到人(众生)的本性(天性)是最完美的、永恒的、能力无限的,也就是认识到了“道”。但理可顿悟,事须渐修,认识到“道”(见道),还只是万里长征跨出了第一步,按佛经说,从初发心菩萨道,到成佛,要经历三无量阿僧祗劫,我们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但这第一步又是决定性的一步,方向对头,从此只要坚持不懈的走下去,总有到达目的地的这一天。而且,愉悦在过程中,也可以说,踏上了正路,就有了质的飞跃,就不在在乎哪一天达到目的地,因为旅游不是到了风景地才开始,从出门这一刻就开始了。

  儒释道的心谛在这一条上是完全一致的:本性是最好的,我们所有的努力、所有的修为,就是要归璞还真。

  这个心谛,用来观照我们的经营管理,会得出哪些与现有的理论大不相同的理论呢?

  首先,要认识什么是自己的本性。本性是与生俱来的,但认识到自己的本性却是非常不容易的。释迦牟尼佛经七日七夜在菩提树下开悟,悟到的就是原来妙明真心众生皆有,但为无明妄心遮蔽,常在六道轮回中受生死大苦。这是在最根本、最宏观的意义上说,就具体是事物说,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物,都有自己的本性,都有认识自己的本性,按本性来生存发展的问题。这个意义上的本性分两个方面,一是本源本体动力的体现,一是这一个体与生俱来的优越性与局限性。认识本性,以认识后一方面为主。这是因为,认识到个体的优越性与局限性,就可以扬长避短,以发扬优越性来消解局限性,而不是以硬扭局限性,反耗尽优越性。譬如,人不能飞,这是人的局限性,但人有高度的智力,这是人的优越性。正确的办法,是运用人的智力,制造飞行器,来消解人的不能飞的局限性;而不是绑上翅膀,硬要跟鸟去学飞,结果把智力的大脑跌碎了。上面举的太极推手的例子亦复如是。人的肢体的强力是有限的,但人的智力可以弥补其不足,可以用“被按摩”的意识,建立条件反射,显发“抟气至柔”、“上善若水”的本性,以柔克刚;而不是靠不断的增强肌力、内功去硬顶硬抗,硬碰硬最终必定是两败俱伤。认识到个体的优越性与局限性,最终是为了彻底消除局限性,与本源本体动力合一,但这个问题说来话长,不列入本文讨论范围。

  这里顺便说明一下,所谓“个体”,用数学术语来说,就是“考察对象”。在什么范围里讨论、研究问题,这个范围,就是“个体”的概念外延。讨论“商业”,整个“商业”就是“个体”。讨论“企业”,整个“企业”就是“个体”,讨论具体某一企业,某一企业就是“个体”。以下不再说明。

  那么,如何来认识“个体”的本性呢?

  举“商业”为例,商业的优越性,在于它是一种人类社会必需的基本活动。它诞生于早期的人类社会,可以说是将与人类社会共存亡。商业活动的存在基础是互通有无的社会需求。社会发展到一定规模,自给自足已不能满足生活需要,社会分工随之出现,交易行为就成为生活的重要内容,商业也就自然产生了。但从古到今,人们却对商人不大有好感,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也同样如此。在莎士比亚、莫里哀时代,商人还是主要的被嘲笑的对象,《威尼斯商人》里的夏洛克、《吝啬鬼》里的阿巴贡,还有其后的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反映了当时欧洲市民社会对商人的“一般”看法,相比之下,中国的吝啬的、为富不仁的商人的艺术典型却是很少的。这种似乎忘恩负义的抑商情绪,仔细分析,可知与商业的局限性有关。商业不直接参与生产,但这种中介活动的利润却往往成倍于生产者所得。而商人其实一无所本,不像生产者可以他的产品来证明他的实力。但商业活动却是非常需要信誉的活动,所以,商人往往需要通过炫富来显示他的实力,从古到今,商人是奢侈品消费的主要群体。权贵官吏,穷奢极侈是要为人诟病的,商人以炫富显示身价,社会在理上是认同的,在感情上却是排斥的。所以,“逐利”可以说是商业的本性,但是本性中的局限性。商业本性中的优越性,是“服务”。计划经济之所以比不过市场经济,主要是在“服务”上缺乏市场经济那样的敏感性与主动性。没有比商人对市场需求等信息更敏感的了,因为他们赖以为生。

  “服务”与“逐利”似乎是密不可分的。许多人甚至认为,逐利是商业行为的根本动因,无利可图谁情愿去服务?因此,逐利应该是从商的第一目标,这种观念,过去叫“利润挂帅”,可以推广至一切经营活动。这种在崇力文化话语里似乎是天经地义的观念,在崇德文化看来,是本末倒置。有了社会互通有无的需求,有了因交易空间的扩大与对物品的多样化需求增加带来的交易能力的不足,才产生了商业活动,商业活动才有利可图,因为人们通过估算,宁愿付钱给交易的中介人。例如,随着上海城际交通费用的增加,人们算下来就愿意为急需物品叫快递,上海的快递业就快速成长,邮政局要垄断经营也不行。是“服务”决定“利润”,而不是“逐利”决定“服务”。

  是“服务”第一还是“逐利”第一去谋发展,思路就完全不同,结果自然大不相同。

  服务第一,就要不断的研究市场、发现需求,不墨守成规,不断改变经营策略、经营思路。逐利第一,就要谋求垄断,以邻为壑,把主要精力放在扩大市场份额,打击竞争对手,兼并同类企业上。服务第一的企业价值目标是“久”,因为需求是会不断的新产生出来的,所以,是永恒的;为满足需求提供的服务,永远不会饱和,所以也是永恒的。逐利第一的企业价值目标是“强”,因为垄断企业才有定价权,没有能比垄断价格带来更高的利润,而垄断企业又有谁能够与之竞争?逐利第一的企业没有想到的是,需求是会改变的,何况现代社会的消费需求已主要是观念消费,而不是生存消费,观念消费变得更快,更不可捉摸,需求一旦改变,商品就销不出去,垄断价格还有意义吗?曾几何时,拷机风行,拷机企业还买下了上海两条公交线路的冠名权,但即使今天“126”“128”线路仍在,还有谁能想起拷机呢?如果说在生产资料领域追求垄断尚有些意思,在消费品领域追求垄断,是沙滩上建楼的蠢举。但回顾一下这些年中国与世界发生的事件,这样的蠢举还少吗?

  从追求“久”的价值目标引申出来,就形成了东方的家族型企业管理理念。“家族型企业”不是指夫妻老婆店、上阵父子兵,董事会、管理层都由家族与亲属组成的管理模式;而是指企业领导人对全体员工都有像父母对子女一样的无私的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照顾,以亲情为企业人际关系的纽带,使全体员工对企业都有家一样的归属感,有与企业共存共荣的成就感。

  世界上的社会组织只有两种基本的构成模式,具体的构成模式,总是以一种构成模式为基础进行加减、糅合。不成功的具体的构成模式,就是邯郸学步,不伦不类。

  这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家族型的,是在农耕文化条件下形成的,以亲情为纽带,属崇德文化;一种是团队型的,是在游牧类型文化(包括殖民文化、商旅文化、海盗文化等以迁徙、战争为常态的文化)条件下形成的,以契约为纽带,属崇力文化。团队是以一时的功利目标组织起来的,功利目标达到后,团队就可以解散,所以,团队型组织追求的不是“久”,而是“强”,以强力保证功利目标能够完成,因此,团队型组织对领导人的要求是意志坚定、临危不惧、百折不饶、多谋善断的指挥者。而家族型组织,把整个组织当一棵大树那样的生命体来对待,每个成员,就像树根、树干、枝叶那样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价值,也由对大树的生长发展的作用来定位。这样,“前人种树,后人乘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成为个体的自我实现与最高价值,因为这样的价值融汇到了整体组织的长期生存的价值目标中。因此,在家族型组织中,“家族”不是一个组合的机器,而是有机的一个生物。家族型组织的成员,就像家庭成员一样,休戚相关,十指连心,而他们共同的努力,多方面的贡献,使家族长盛不衰。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让每个成员按照自己的天性去发展,是使整个组织可持续发展的最好的方式。

  这是对内的管理理念,对外,家族型企业的发展策略则是,和其它企业和谐相处,互助共赢。因为其他企业犹如自己的兄弟姐妹,不是“同行是冤家”,而是“十年修得同船渡”,同舟共济,才能使整个行业兴旺。家族型企业不追求成为行业的颐指气使的霸主,而追求成为广结善缘的老娘舅,有公信力,有话语权。

  自古到今,中国的企业、商家其实都是遵循这一原则在做的。1949年以后,公有制的企业,一样提倡“爱厂如家”,把企业按照小社会来办。改革开放以后,温州人就是靠家族亲情的纽带,使私营企业、民间资本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了瓯商现象。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日本,也主要是家族型企业,丰田汽车面临“召回门”事件,召开全体员工大会来号召同心同德,共渡难关,这在美国的团队型企业是不可能的。但问题是家族型企业如果异化为家长制企业、家族企业,弊病不小,而受西方话语的影响,认为团队型企业才是现代的先进企业制度,家族型企业是保守的落后的企业制度,也使家族型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被不少老板“弃之如敝屣”,这是亟需反思的。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