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家功夫的练法中,常常有劲力的说法,当然传统的太极拳也不例外。所谓劲力,通常将劲分为两种:1、后天劲,即人的自身肌肉所产生力量。2、先天劲,人身体自身所带来的潜在的能量,俗称先天劲。太极拳功夫首先练的功夫就是通过一定的训练方法,使先天的内劲体现出来。换劲者:以功法换掉后天的肌肉力量为主要的目的,后天之劲退去,先天内劲自生。前辈老练家把这一过程称为“换劲”。其实换劲就是身体肌肉用力模式的改变,让身上平时不常用的肌肉去负担以前常用肌肉的功能。只要把用力模式改变的道理明白了,就会主动用自己的惰性肌肉去练功习拳,这就是前辈说的行走坐卧均可练拳。我的一些徒弟和学生由于认识问题,不大注重换劲的训练,所以身上没长出较好的太极拳功夫。所谓较好功夫不是指量变的假太极功夫,而是指质变的真太极功夫。
何以见得?比如:站桩到了大腿肌肉发烧发胀、酸痛颤抖的时候,就忍不住快点站起来了,做不到“缓慢均匀”站起来的练法要领。练过本门桩功的人都知道缓慢的站起来是难受,缓慢加上均匀的站起来更难受。这是因为筋骨强度和气血流量还不够,而不是练法有错。其中遇到阶段性的难受是必然的。这时要用意志克服困难,恩师林墨根先生对此说:其中最吃劲难受的时候有十几秒钟,挺熬过这十几秒钟就会长出站桩的较好功夫。有些徒弟和学生练了二、三年,虽然体悟了肢体的松沉,但就是还没有松沉到脚底的功夫和卸人劲力于地面的接劲化劲功夫,值得注重换劲训练哦!
又如:练习沉顶对拔劲功法到了松肩垂手的拿哑铃较为吃劲的时候,就忍不住快点放下哑铃休息了,殊不知虚领顶劲、沉顶对拔劲的功夫是在那个吃劲难受的几十秒钟中长出来的。在某种角度上来说,肩膀酸痛是好事,腰腿热胀也是好事,都是调整内劲的上乘法门,妙处说不尽,大家自己在练里体会,就像金子撒在各人家门前,谁拣到算谁的。
再如:初学定步推手时,肩膀酸痛、腰腿热胀、脚底麻痛都是阶段性的必然过程。不宜稍为难受一点就换手换脚的对练。倘若这般吃不了换劲之苦,何来推手中松肩、松腰、松胯、轻沉兼备等的较好功夫?换劲是长出较好功夫的需要,也是提高练功习拳层次的需要。没有勤学苦练换劲的质变,哪来真太极的脱胎换骨亲啊?有些人光聊如何换劲而避谈练中苦,我不认可这样不大实际的说法。我认为,只有水分极少的换劲干货,才能练出化劲干净、发劲干脆的推手功夫。
如何认识重视换劲训练?据练功习拳实践得知:单靠挺熬过吃劲受力的苦还不够,还要明理得法的配套吃苦换劲。比如站桩到了最吃劲受力的时候,宜体悟松腰、松胯、松胸的缓解大腿、小腿、脚跟的难受。又如练习沉顶对拔劲功法到了最吃劲受力的时候,宜体悟松腰竖直、松肩、松颈椎的缓解手拿哑铃的难受。再如定步推手后坐捋化到了最吃劲受力的时候,宜体悟松腰、松胯、松肩、松胸的缓解肩、腰、腿的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