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春节假日,我拿出朱丹溪的《格致余论》重读,感触颇多。即日起就分篇在微信中和大家聊一聊。
今天说的是其中“慈幼论”一节关于小孩子穿衣的观点。
文中说“童子不衣裘帛,前哲格言,俱在人耳。裳,下体之服;帛温软甚于布也,裘皮衣温软甚于帛也。盖下体主阴,得寒凉则阴易长,得温暖则阴暗消,是以下体不与帛绢夹厚温暖之服,恐妨阴气,实为确论。”
裘和帛分别指的是皮和丝棉,这两种材质的衣裤都容易使小孩身体燥热上火,耗损阴气。
中医对小孩穿衣保健,强调保持三分寒。如,小儿勿使新绵,切不可过厚,恐令儿壮热,生疮发痫。又有,婴儿冬月但当穿夹衣及衲衣之类,极寒即渐加以旧绵,人家多爱子,乃以绵衣过厚,适所以为害也。婴儿又当消息无令汗出,汗出则致虚损,便受风寒,昼夜寤寐,皆当戒之。
其实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孩子们被家长穿上很厚的衣服,小夫妻也经常会为了给孩子穿多少衣服而发生争执。要注意,大人感到冷,小孩子却不一定会冷,因为小孩往往一刻都停不下来,运动量很大。
许多妈妈都会认为,给小孩多穿是防寒保暖,其实往往害了孩子。曾有报告将两个小孩做对比,发现经常生病的孩子,往往妈妈的体质较差,弱不禁风,自己总是穿着很厚的衣服,所以一到了冷天,也会给小孩穿很多很多的衣服,结果,小孩经常身上出汗,反而人很虚。
晚上睡觉,大人也总是凭着自己的感觉,给小孩穿很多,盖很厚的被子,以致小孩不停地翻身,睡不安稳,经常是大汗淋漓。有人发现,在室内温度18度以上时,给小孩只穿最薄的线衣线裤,不给孩子盖被时,小孩睡觉特别踏实,而一旦身上的衣被多了,就容易翻来覆去,不停地折腾。
中医认为,小儿属稚阴稚阳之体,虽然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但生机蓬勃。从现代角度来看,小孩的汗腺尚未发育成熟,排汗功能较差,毛细血孔舒张力不大,如果穿了过多的衣服,跑动起来,身体中的热量散发不出来,很容易“上火”。
小孩经常生病,大多都不是因为冷着了,而是因为被“捂”出火来了!捂多了,一出汗,再被风吹,反而感冒。
是不是穿多盖多了?可以参考这里:
——睡觉时,碰碰小孩的手,如果感到手心发热,就是穿多了;如果手心、脚心是温和的,就是小孩最舒服的时候。
——如果小孩反复拉掉帽子,说明太热了,就给他拿掉帽子。
——小孩的足底发热,脱下鞋子察看,热气熏天,湿湿的,那是裤子太厚了。
——小孩睡觉时不停地折腾,是穿或盖得太多了。
——小孩早上起床时眼睛被眼屎糊住了,是晚上被子太厚,盖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