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感冒辨证艾灸,建议收藏!

  最近有很多灸友留言感冒如何艾灸,索性本文就彻彻底底的把感冒的艾灸方法一网打尽!以供各位参考。

  一、感冒分型艾灸,简单版

  首先要知道的是,一般情况下,感冒可艾灸常用穴位:大椎风门合谷列缺,但若是情况严重的话,就需辨证艾灸,甚至尽快就医。

  1、风热感冒:①主穴:大椎、曲池、外关、合谷;②配穴:头痛配太阳;咽喉疼痛配少商放血;全身困痛配身柱。

  2、风寒感冒:①主穴:大椎、风门、列缺;②配穴:头痛配风池、太阳;咳嗽配尺泽;鼻塞配迎香;气虚感冒配足三里。

  艾灸方法:悬灸或艾灸盒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次灸治20~30分钟,每日灸1次,直至痊愈为止。

  二、感冒辨证艾灸,细致版

  1、风寒感胃:

  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流清涕,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艾灸穴位:风池、风门、列缺、肺俞、合谷、大椎。

  2、风寒感冒头痛较重:

  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艾灸穴位:风门、列缺,肺俞、合谷、大椎、风府、太阳、印堂。

  3、风寒感冒兼咳嗽:

  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渴或渴喜热饮。

  艾灸穴位:风府、风池、列缺、外关、尺泽、天突。

  4、风寒感冒身痛较重:

  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内疲,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艾灸穴位:风府、风门、列缺、肺俞、大椎、身柱。

  5、风热感冒:

  症见发热,微恶风寒,有汗或少汗,鼻塞,流黄独涕,咳嗽,咽红干痛,口干渴,咯痰黄稠,舌尖红。

  艾灸穴位:大椎、曲池、外关、尺泽、风池、合谷。

  6、风热感冒咽痛较重者:

  发热,微恶风寒,有汗或少汗,鼻塞,流黄浊涕,咳嗽,咽红干痛,口干渴,略痰黄稠,舌尖红。

  艾灸穴位:大椎、曲池、外关、尺泽、风池、合谷、少商、商阳。

  7、气虚感冒:

  症见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肢体倦怠乏力,咳痰无力,平素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反复易感。

  艾灸穴位:大椎、肺俞、风门、气海、足三里。

  8、阳虚感冒:

  症见恶寒重,发热轻,四肢欠温,语音低微,舌淡胖有齿痕。

  艾灸穴位:大椎、足三里。

  9、流行性感冒:

  症见突然起病,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多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

  艾灸穴位:大椎、委中、肺俞、风府。

  10、胃肠型感胃:

  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腔腹胀满,不思饮食,大便稀溏,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艾灸穴位:风池、大椎、太阳、列缺、合谷、关元、中脘、足三里。

  艾灸方法:

  悬灸或艾灸盒灸,肢体每穴15-30分钟,躯干每穴30-40分钟,每日灸1次,直至痊愈为止。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