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都是这样不断进步过程,即使听起来高大上的理论,也是要有无数的人做临床实践的小白鼠,才可以验证其正确与否。西医如此,中医也如此,只不过,我们中医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已有无数的古人为我们做了实践,并将精华总结下来,传给我们,我们无需再做小白鼠。
扁桃体的作用
从西医角度上来讲,扁桃体的位置在咽喉部位,它是呼吸道及消化道的“门户”,是一级防线,可以防止各种病原体的侵入,这就意味着,很多病菌从这里经过的时候会被拦下,这些被拦下的细菌病毒,就需要扁桃体吞噬消化掉。如果这个扁桃体一当被割掉,细菌就直冲我们体内了,那病情就不是扁桃体发炎这么简单了。
中医把扁桃体称为“乳蛾”,认为它发炎的原因有风寒、风火、风温、湿邪、热毒、肺胃郁热等。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外邪,另一类是内火。所以大多用益气健脾、和胃利咽的中药调理,同时配合局部治疗。
今天介绍三种外敷法,是中医儿科专家张巨明医生临床实践过的疗法,在药物上基本上都是选择清热解毒、凉血泻火及消肿散结作用的中药做成贴敷剂,贴在与咽喉部分有关的穴位上,它们可以逐步消除肿胀,让各种毒邪透出,达到消炎消肿的作用。同时饮食上要忌辛辣,一般都会对扁桃体有很好的疗效。
1贴敷涌泉穴
敷贴做法:将2克黄连和8克吴茱萸研成粉末,然后用适量米醋把上述粉末调成糊状,贴敷在涌泉穴上。
时间:每晚睡前敷贴1次,第二天早晨取下。
原理:黄连能改善血液循环,加快炎症消散;吴茱萸外用可引火下行;醋能帮助中药的有效成分溶解,增进疗效。
2贴敷天突穴
敷贴做法:六神丸3克,荆芥穗2克,研磨成极细的粉末,然后取适量固定在滤纸(1.5cm×1.5cm)与脱敏胶纸(2cm×2cm)之间,或直接用医用橡皮膏。取生姜汁适量擦拭天突穴后,把药膏贴上就可以。
时间:贴敷72小时之后揭下,24小时之后可以再次敷贴。具体要贴多久,视病情而定。一般来说,贴敷两三次,孩子的炎症就会消失。但最好在炎症消失后再贴上三五天,用来巩固疗效。
原理:六神丸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配上荆芥穗、生姜汁,会增强疏散之力,贴在天突穴上,可以起到疏风清热,消肿利咽的作用。
注意:皮肤容易过敏以及此处皮肤有破损的孩子忌用。
3敷贴合谷穴
敷贴做法1:将紫皮大蒜捣烂如糊状,敷在双手的合谷穴上,持续1~3小时,以出现局部发痒起泡为度。
敷贴做法2:将大蒜茎和雄黄适量,一起捣烂成泥,敷在合谷穴上,一般来说,用药3~6小时,合谷部分就会发泡,同时咽部的疼痛也会迅速地减轻,扁桃体炎症也随之消退。
备注:以上文字摘编自儿科专家张巨明《父母懂调理,孩子吃饭香、身体棒、少生病》一书。
“如果孩子除了扁桃体发炎外,还有咳嗽等其它病症、或精神不佳,需要及时就医。另外这些外用治疗扁桃体炎,只是治标不治本。
如果孩子经常出现扁桃体发炎,要寻找到原因,临床上常见孩子因为饮食过度,造成肺胃郁热,出现反复扁桃体发炎。还有一些孩子,因为体质较弱,容易受到外邪侵入,出现扁桃体发炎。
所以要为孩子找到真正发炎的病因,才可以标本兼治,让孩子扁桃体少发炎,少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