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腋下肿物别不当回事!尽早艾灸防治,避免手术伤身!

  这是我的亲身经历,几个月前我就发现腋下有个肿块,但是也没在意,有时候能摸到有时候摸不到,总是会乱窜。然而最近好像变大了,一摸就能摸到不说,还慢慢的往下面长,按压起来有点疼,不知道是不是肿瘤,放任不理有点有点怪可怕的!腋窝下有肿块是怎么回事?腋窝下有肿块怎么祛除?我正在用艾灸治疗它。

  腋窝肿物不必过度担心!

  不少人在无意中发现自己腋窝长了肿物,对于“肿物”大家往往想到是肿瘤,然后惶惶不可终日。其实,腋窝的“肿物”是男女老幼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出现的,可能有很多种不同的“成分”,并不一定就是恶性肿瘤。

  常见的有淋巴结、皮脂腺囊肿、脂肪瘤、纤维瘤、副乳甚至是增生的乳腺小叶等都属于腋窝肿块。当然也有少部分是恶性肿瘤,所以我们还是有必要给予重视的。

  几类常见腋下肿物!

  腋下肿物可以自行初步判别:

  1

  淋巴结

  首先我们了解下最大可能性的淋巴结。淋巴结是人体正常的免疫组织,当淋巴结周围如上肢或患侧胸壁有感染炎症时会出现肿大、疼痛等表现,一般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可以推动,一部分人还会出现炎症常见的畏冷、寒战、发热等症状。

  2

  副乳

  副乳是由于腋下淋巴结的堵塞,代谢物无法排走堆积下来的肿块形成的,这也是女性最常见的一种乳房发育畸行的现象。通常出现在腋前或腋窝,但也有在正常乳房的上下、腹部、腹股沟等部位。副乳大小不一,多为可触及的肿块,质地中等偏软,多数人没有特殊感觉。

  有些女性在月经前有局部胀痛感,月经来后胀痛感消失。有些副乳可发育成为正常乳房形态,特别是在妊娠期、哺乳期变化较为明显。由于副乳是含有乳腺组织的,所以还是有发生乳腺癌的风险。

  3

  皮脂腺囊肿

  皮脂腺囊肿突出于皮肤表面,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肿物呈球形,单发或多发,中等硬,有弹性,高出皮面,与皮肤有粘连,不易推动,表面光滑,无波动感,其中心部位可能为浅兰色,有时在皮肤表面有开口,挤压可出豆腐渣或面泥样内容物,若并发感染可出现红、肿、热、痛炎性反应。

  4

  腋下的乳腺组织

  腋下乳腺组织见于一些乳腺较大的女性,多在腋前甚至腋窝,而这些位于腋窝的乳腺组织往往与月经周期有关,表现为周期性局部胀痛,一般在月经来前数天出现,月经后疼痛好转,肿物表面欠光滑,有的呈颗粒状,有压痛等表现。

  5

  脂肪瘤、纤维瘤

  这是比较常见的良性肿瘤组织,前者很软,后者质地偏硬,两者边界都较为清晰,可以推动。

  6

  恶性转移肿瘤

  恶性转移肿瘤也可发生在腋窝。这些是恶性肿瘤细胞转移至腋窝的淋巴结并种植后进一步发展而来,早期与一般的腋窝肿物没有明显差异,仅仅通过一般体检不能发现或者确诊。转移的恶性肿瘤多为乳腺癌转移,也有患侧上肢恶性肿瘤转移,还有其他器官转移,应予以特别警惕。

  腋窝“肿物”优选艾灸!

  都是腋下肿块,但不同性质的肿块处理原则不一样。通常情况下,炎症性肿大的淋巴结可以通过抗炎治疗,其他的腋窝的肿物可以通过手术切除,但最好的还是艾灸。

  手术、打针什么的都是物理性的治标不治根,并没有从肿块形成的原因出发着手治疗,而只是掩耳盗铃般的把它割掉。

  腋下的肿物说严重很严重,说不严重也不严重,只有很小的可能性是恶性肿瘤,但是我如果你真的爱惜自己的身体的话,发现腋下有肿物就及时检查然后祛除,切实的行动总比胡思乱想来的好!

  艾灸防治避免手术!

  艾灸治疗肿块是从化瘀活血、通经活络入手,与此同时也在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和调整人体平衡,把肿物滋生的土壤给改造的焕然一新,从根本上使人体机能的回复,而不是像手术那样掩耳盗铃。

  艾灸取穴

  我是艾灸以下穴位来祛除腋窝肿块的。

  阿是穴:重点艾灸部位。

  肩井穴:正坐位,在肩上,当大椎穴(督脉)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取穴。作用是祛风清热,活络消肿。

  天突穴:天突的准确位置位于人体喉结下面,左右胸锁骨的中间点就是天突穴的具体位置。

  肝俞穴: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作用散发肝脏之热。

  三阴交:用度骨同身寸的方法在内踝尖上直上3吋,自己的手指,4指幅宽,按压有一骨头为胫骨,此穴位于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

  (穴位查询可在公众号菜单左下角进行)

  艾灸方法

  每天艾灸一次,每次躯干每穴30-40分钟,肢体每穴15-20分钟,隔天艾灸一次。可以手持艾条用艾条悬灸,更方便的是用艾灸罐灸。

  艾灸一两次肯定是看不到什么大效果的,要坚持!。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