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小小的“长寿果” 肝血不足 腰痛头晕要常吃

  中医认为,松子性平,味甘。补肾益气、养血润肠、滑肠通便、润肺止咳。对老年体弱、腰痛、便秘、眩晕、小儿生长发育迟缓均有补肾益气、养血润肠、滋补健身的作用。

  1祛病强身

  松子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油酸等,是人体多种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也是脑髓和神经组织的主要成分。多食松子能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病后身体恢复。

  2润肤泽颜,乌发美容

  松仁富含油脂和多种营养物质,有显著的辟谷充饥作用,能够滋润五脏,补益气血,充养肌增,乌发白肤,养颜驻容,保持健康形态,是良好的美容食品。

  3润肠通便

  松仁富含脂肪油(约74%),主要为油酸酯和亚油酸酯,能润肠通便缓泻而不伤正气,对老人体虚便秘,小儿津亏便秘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松子这样用

  服食松子法:去壳,捣如膏收贮。每次服一汤匙,酒调服,一日三次。对身体有很大好处。

  润心肺,和大肠:松子同米煮粥食。

  治肺燥咳嗽:松子仁50克,胡桃仁100克。研膏,和熟蜜半两收之。每服10克,食后沸汤点服。

  肝血不足,头晕:海松子500克。将海松子去除杂质,捣碎,研细,呈膏状,盛于瓶内。每次服用15克,每日2~3次,温酒送下。

  松子这样吃

  松子粥(一)

  原料:松子仁50克,粳米50克,蜂蜜适量。

  做法:将松子仁研碎,同粳米煮粥。粥熟后冲入适量蜂蜜即可食;早晨空腹及晚上睡前服。

  功效:补虚,养液,润肺,滑肠。适用于中老年人及体弱早衰、产后体虚、头晕目眩、肺燥咳嗽咳血、慢性便秘等症。

  松子粥(二)

  原料:大米、松子少许、银耳4朵、紫薯2个、蜂蜜。

  做法:用温水泡发银耳,将紫薯去皮切成方粒;锅中放水,将淘洗好的米放入其中,大火烧开后,放入紫薯,再烧开后改小火。往锅中放入泡好、去蒂并撕成小块的银耳,米煮开后,撒入松子即可。调入蜂蜜即可享用。

  脾虚腹泻以及多痰的患者最好和松子保持距离,湿痰这样的患者也是不宜多吃松子的。因含有的油脂丰富,所以胆功能严重不良的人也应慎食。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