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证。在我国古代医学中,便秘有很多名称,如“大便难”、“后不利”、“脾约”、“闭”、“阴结”、“阳结”、“大便秘”、“大便燥结”、“肠结”等。
【便秘的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认为,便秘的基本病变,虽属大肠传导失常,但与脾胃肝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如阳明胃热过盛,热灼津液,津伤液耗,肠道失润;脾气不足,则气虚而传送无力;肝气郁结,气机壅滞,则“气内滞而物不行”,或气郁化火,火邪伤津,亦可使肠道失润;肾开窍于二阴而恶燥,又主五液,肾阴不足,则肠失濡润,肾阳不足,则阴寒凝滞,津液不通。故四者功能失调,皆为便秘之由。
【便秘的分类】
我国古代医家对便秘的分类法较多,如《伤寒论》将便秘分为“阴结”、“阳结”、“脾约”、“津竭”等;后世医家又有风秘、气秘、湿秘、寒秘、热秘、冷秘、虚秘、热燥、风燥之分。后又因立名太繁,又将便秘以阴结和阳结来概括:有火者为阳结,无火者为阴结。现代中医内科著作中,多将便秘分为热秘、冷秘、气秘、虚秘(又包括气虚便秘、血虚便秘、气血俱虚便秘)。
热秘:是指由于胃肠积热,即燥热内结,耗伤津液,使大肠传导失润,大便干结而引起的便秘。热秘好发于素体阳盛,嗜酒、喜食辛辣食物,或热病之后的人。
气秘:是指由于气机郁滞,通降失职,使糟粕内停,不能下行所致的便秘。气秘多发于忧愁、思虑过度、情志不畅或久坐少动的人。气秘和热秘均属于实证便秘。
冷秘:是指由于阳气虚衰,阴寒内生,致阳气不通,肠道传送无力,大便艰涩所致的便秘。冷秘多发于年老体衰及久病者。
虚秘:即虚证所致的便秘,是由于劳倦、饮食内伤或产后、病后以及年老体虚,气血两亏,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血虚则津液不能滋润大肠,而导致大便排出困难,以致秘结不通。虚秘分为气虚便秘、血虚便秘以及气血俱虚便秘三类。
【便秘的治疗】
中医认为,便秘病因主要肠胃积热、气机郁滞、阴亏血少、阴寒凝滞所致。为道中医的老中医在致病原理基础上,应用中医的整体和局部动态平衡理论,进行个体化的整体与局部分型辨证论治。针对患者病情开出的中药处方在排毒的同时增加调补气血的成分,益气有助于排毒,寓补与排,排补结合,排调兼顾,从根上治疗,彻底祛除老便秘。
中医治病疗效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医生的水平,选治病地点首先看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