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冬季血栓高发 找到身体这些部位常按摩可防治 赶紧为父母收藏

  传统中医告诉我们,血栓也是可以通过按摩防治的。

  中医如何看待血栓?

  根据中医典籍《五十二病方》,传统中医将血栓归于“血瘀证”范畴内,经脉中气滞淤血则容易发生血栓,故而治疗上也多采用活血化瘀的手法。

  按摩方法也是如此,通过按摩身体上特殊的穴位、经络,可预防血栓形成,或减少脑血栓发生后的并发症,缩短治疗疗程。同时,传统中医认为穴位的按摩保健还有调节身体器官、提高记忆力与缓解疲劳的作用。那么该按摩身体哪些穴位呢?

  关元穴:在肚脐下三寸的位置,有补元气、调理生殖系统疾病的作用。平时用搓热的掌心多揉此处,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中医认为这个穴位可治疗各种血症。

  三阴交穴:在足内踝向上4指宽的位置,可以改善血瘀证引起的女性月经问题。同时这还是一个调节血压的位置。因处于下肢,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栓引起的双腿麻木。

  太冲穴:在足背处,第一、第二脚趾后方的凹陷处。传统中医认为有治疗下肢萎痹的作用,现代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面部神经麻痹与下肢瘫痪。日常可用大拇指揉按,以出现酸痛感为佳。

  涌泉穴:位于足心,弯曲脚底时,前端的凹陷处。除了具有补肾功效之外,现代常用于治疗休克、高血压、头痛等。经常按摩可以很好的改善下肢血液循环,以及舒缓疲劳。

  除此之外,脑血栓在中医里被称为中风,为已经中风的人群按摩要注意活动关节、捻揉手指与脚趾、揉按四肢等,促进四肢末梢的血液循环、防止肢体肌肉的萎缩以及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同时,对血栓的预防还要从多方面消除致病因素。

  消除致血栓因素

  1.饮食预防

  血脂高、血液粘度高以及血管硬化等是诱发血栓的因素,饮食中多注意膳食纤维的摄入,可以降血脂、保护血管。同时,减少高油脂食物的的摄入,消除饮食致病因素。

  2.参与运动

  运动可以降低血液总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以及促进血液循环,但心血管疾病人群在运动中注意避免摔倒、过于剧烈。

  3.避免不良情绪

  情绪过于激动容易引起血压上升、血管痉挛,从而容易发生血栓或血管破裂。

  所以,冬季预防血栓的发生,良好的情绪、健康的饮食、运动以及中医保健按摩都是不可少的。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