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湖北的江汉平原,红薯在我们那里叫红苕、苕。小时候因为米不够吃,每家都要算计每天只能吃多少米,然后分成三顿,不够的就加其他能吃的东西,最主要就是红薯。
我们家乡有吃捞饭的习惯,先用水把米在锅里煮到半熟,然后捞到簸箕里,将米汤滤过掉,把红薯切成小块,放在锅底,将捞出的米饭盖在红薯上面,盖上锅盖,用小火焖熟。盛饭的时候,每人盛一点米饭,盛一点红薯,我的记忆中总是米饭少红薯多。
除了用来煮饭,最好吃的是烤红薯。我们那时候做饭用的是砖砌的灶台,烧的是柴火、树枝。饭做熟了之后,灶堂中的炭火并不会完全熄灭,这样可以对锅里的饭保温。如果将红薯埋在炭火中烤熟,那是相当的香,比现在马路边卖的烤红薯强很多。如果您有兴趣可以试试。
但话说回来,天天吃红薯,胃会泛酸,我的胃就是吃红薯太多吃坏的。
很多养生专家说红薯最养生,天天吃红薯就会健康。我劝他们最好自己先上吃一个月的红薯,再来谈感受。而且,现在有人总说红薯能抗癌、减肥、美容、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等,且红薯也被誉为“长寿食品”。但其中大部分功效,还只是动物实验或根据红薯所含成分作出的推断,并没有临床数据支持。
由于红薯含糖量高,吃多了可刺激胃酸大量分泌,正常人红薯吃多了都有可能会泛酸,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的人来说就更是噩梦了。还有的人吃了红薯会腹胀、放屁、打嗝,这是因为红薯含有一种氧化酶,容易在胃肠道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红薯
『气味甘平无毒,主治补中活血,暖胃肥五脏。白皮白肉者,益肺气生津,中满者不宜多食,能壅气。』
不过,红薯含有丰富的纤维素,能促使大便通畅,对一些便秘的病人会有一定的作用。尤其对于那些吃腻了大米白面、山珍海味的人来说,偶尔吃一点红薯,那自然是极好的。
关于红薯的功能,在现代《中药学》一书中没有相关记载,但中医古籍里有所描述。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甘薯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清代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气味甘平无毒,主治补中活血,暖胃肥五脏。白皮白肉者,益肺气生津,中满者不宜多食,能壅气。”可供大家参考。
应该说,红薯属于食物,没有坊间流传的那些神奇的养生作用,但这并不妨碍人们把它当成美食来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