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秋季揪痧,轻松活过88!刮痧后的好处与坏处,知道点非常必要!

   民谚云:秋季揪痧,活过八十八。刮痧主要是逐邪之法。夏秋之际,易感六邪:风寒暑湿燥火。唯邪气尽出,秋冬进补,方不至于养邪为患。

  2011年9月30日北京卫视养生堂20110930期邀请杨金生讲解《刮板不离手,健康跟着走》3揪痧、刮痧降血压、保健刮痧、中医刮痧。   这两天咱们一直在讲刮板不离手,健康跟着走,但今天一开始我们要让大家放下刮板,为什么呢?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不是随身携带刮板的,如果身体不舒服又没有刮板该怎么办呢?   中医刮痧有很多的手法,并不是所有的手法都用到刮板,我们的双手也能刮痧。就是揪痧,用两只手揪面部和颈部,力度一定要轻。   现在正好是秋季,这个季节最容易出现上火咳嗽,目赤咽干。揪痧最适合现在使用。   中医揪痧疗法灵活,可根据病情选择施治部位,头痛、发热、身体乏力、咽喉肿痛,自己可以给自己揪,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自我疗法。   揪痧方法   1)患者伏案而坐或取俯卧位,充分暴露施治皮肤,揪痧者将中指和食指弯曲成钩状,蘸冷水后。   用食、中两指的第二指节侧面相钳去夹揪皮肤,常发出响声,“揪疙瘩”之名即由此而来。   2)夹揪时要随夹随压随拧,然后急速松手。   由于外力的夹、压、挤,可将皮下毛细血管夹破,使血液渗出组织间,造成局部瘀血;一般在局部夹揪6-7次左右,以皮肤出现血痕为度。   3)如果病情较重者,夹揪的力量要大,直至皮肤形成红斑。   揪痧时,由于夹痧的作用,对皮肤有较强的牵拉力,故常可引起局部和全身反应,使施治处皮肤潮红,且稍有痛感。   但痧被揪出局部出现瘀血后,则患者周身舒展。本法适用于皮肤张力不大的头面部及腹、颈、肩、背部等处。   看颜色   1:红色——代表血热,血燥,身体容易引发炎症,易发脾气。   2:紫红——有寒气进入体内,伤害内脏只在表层。   3:紫色——寒入内脏,容易出现如---胃寒,宫寒等现象。   4:紫黑——寒入脾心,准备生病。   5:黑色——重度寒气渗入身体内脏,已经生病了。    看形状   1:片状——表浅,有问题只在表层   2:小点——湿热或寒湿,代表长时间的点滴累积而形成的,如果不排除,容易引起内风湿或关节炎   3:中点——病理前兆   4:大点——病灶反应   5:水泡——风湿或内风湿已经形成   秋季揪痧注意防风避寒   秋风大,揪痧时不宜在风口,这样会使得寒邪风邪入侵。   揪完痧后应马上穿好衣服,不让揪痧的地方直接暴露在风中,如果天气寒冷,出门要戴围巾或穿高领衣服,注意保暖,以免痧不往外出,反而往内沉,形成淤积,加重病情。   揪痧前后最好喝一杯温开水,不宜马上洗冷水澡。以免风寒刺激后人体“收引”,出现疼痛,疲乏等不适症状。   经过上面的描述之后大家应该都知道了,揪痧虽然对人体非常的有好处,但是不是谁都是可以去痧的,并且揪痧的次数不能太多,要间隔好长一段时间再去才是最好的。   揪痧后的分析,90%的人弄不清,这篇文章您一定要收好了,秋季养生必备!记得转告亲友也收藏备用哦~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